藥華藥取得生技中心CD73抗體新藥專屬授權 目標2027年啟動臨床試驗
生技中心今 (7) 日宣布,自主研發的 CD73 抑制劑候選抗體藥物 DCBPR2201,專屬技轉給藥華藥 (6446-TW),為台灣首發的 CD73 免疫療法新藥。藥華藥執行長林國鐘相當看好這項專案,董事長詹青柳指出,目標 2027 年啟動臨床試驗。
生技中心執行長李財坤指出,雖然癌症治療已有顯著進步,且抗癌免疫治療對於部分病患展現出長期有效的治療效果,但腫瘤特殊的「免疫抑制微環境」卻是癌症治療受限的關鍵。
在這些變質的腫瘤微環境中,癌細胞能大量釋放抑制性訊號,癱瘓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監控與殺傷功能,迫使傳統免疫療法效果受限。其中,CD73 酵素被視為促成腫瘤免疫抑制的核心關鍵之一。
由於 CD73 可將胞外的 AMP 轉換為腺苷 (Adenosine),而大量的腺苷會削弱 T 細胞、自然殺手細胞等免疫效應細胞的功能,導致抗癌免疫力受到抑制,造成癌細胞不斷增生,因此如何有效抑制 CD73 活性,成為國際藥廠積極搶攻的免疫療法新賽道。
林國鐘表示,目前這項計劃已完成動物實驗,適應症則鎖定非小細胞癌、胰臟癌及三陰性乳癌。李財坤補充,根據已完成的動物實驗數據來看,雖然這 3 種疾病較難治療,但藥物反應率良好。
專案計劃負責人生技中心生物製藥研究所副所長廖助彬指出, DCBPR2201 積極進行專利布局,雖在美國答辯很久,但目前已取得美國專利,同時也獲得台灣專利核准。
廖助彬說明,DCBPR2201 為人類化的單株抗體,其獨特之處在於抗體與細胞表面 CD73 結合後,會與細胞膜之間產生立體障礙,有效阻斷 CD73 酵素構型閉合,達到穩定且持久的抑制效果,且逆轉免疫抑制的藥效優於競品,加上 DCBPR2201 體內藥效佳,具良好的體內藥動特性與高動物安全性,若能成功開發,潛在市場超過百億新台幣。
藥華藥科學長林俐伶表示,內部已關注 CD73 靶點已久,認為 CD73 具特異性,且在 T 細胞上可長效維持,對腫瘤的穿透性佳,且在動物實驗中的老鼠已看到療效,因此選擇與生技中心合作。
藥華藥指出,DCBPR2201 具備強化腫瘤免疫反應的潛力,可作為新一代腫瘤免疫藥物平台的核心,並與公司現有產品相輔相成的潛力,進一步拓展免疫治療應用版圖,使產品線更加多元。
林國鐘也表示,藥華藥採取「借力使力」策略,加速產品線的擴展,除了外部授權案,也不排除併購後期產品,並聚焦癌症與免疫領域,實現公司橫向發展目標。
更多鉅亨報導
•藥華藥7月營收衝破13億元寫新猷 看好下半年逐季成長
•藥華藥Ropeg申請加拿大PV藥證 可望入帳1.07億美元里程碑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