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理由支撐,美股將續強:AI趨勢不變、企業獲利亮眼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儘管今年充滿關稅衝擊、政治風波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美國股市依然展現強勁韌性。以下是5個美股仍值得投資人持續關注與投資的理由。
理由1》
企業獲利亮眼,美股基本面穩健
2025年上半年,美股面臨來自中美貿易關係緊張、政策不確定性與全球經濟放緩等多重挑戰。然而,美國企業的獲利表現卻相當亮眼。
我們認為美國企業的獲利能力與股東報酬率仍優於全球其他市場,顯示美股基本面穩健,因此也樂觀看待指數成長的預測,預計今年標普500指數將實現7%的獲利成長,並在2026年與2027年持續加速(詳見圖1)。
理由2》
AI趨勢不變,是美股成長的利器
目前,雖然由政策影響產生的市場波動以及供給受限,雙雙對美國經濟成長造成壓力,但是我們認為人工智慧(AI)主題不僅能夠在短期內支撐企業營收,也能在長期推動生產力上升。
而且,這不僅是科技業的利多,金融、醫療、工業等傳統產業也正在透過AI提升效率並創造營收成長。
AI相關類股對標普500企業的淨利率貢獻比重將不斷升高。AI紅利正全面擴散,推動美國企業進入新一波創新與獲利成長期。
理由3》
政策風險轉為利多,市場信心回升
年初美國祭出關稅措施後,曾一度引發市場震盪。但是目前市場已經逐步消化了最壞的情境。
隨著經濟衰退風險降低,企業與消費者信心同步回升。我們預期2026年聯準會有望啟動降息循環。
歷史經驗顯示,在降息的環境下,股市估值通常會上升,資金成本降低也對企業擴張有幫助。
此外,美國政府正推動製造業、研發與基礎建設的稅收優惠政策,並放寬對銀行與工業的監管,為股市注入更多動能。
理由4》
美股估值雖有溢價,但尚處於合理範圍
儘管美股目前的估值處於過去20年來的高檔區間,但這並不代表泡沫即將來臨。
歷史經驗顯示,當企業獲利成長強勁、利率走低時,股市估值往往會維持高檔甚至進一步上揚。
觀察美股過往表現,面臨獲利成長高於中位數與聯準會降息的雙重情境下,標普500指數的本益比有90%的機率會上升。換句話說,美國企業高估值正是奠基於其高獲利能力(詳見圖2)。
理由5》
綜觀全球,美股仍具吸引力
美元走弱的背景下,或許讓歐洲與日本市場得到投資人更多的關注,但美國股市仍是全球最具創新力、流動性與成長潛力的市場,標普500的企業獲利預期正在上修,而歐洲與日本則相對疲弱。美元貶值也有助於美國跨國企業的海外營收表現。
此外,美股中能夠提供的AI、醫療創新與基礎建設等結構性成長主題的投資機會,相較其他市場更為豐富,且難以取代。
我們相對看好高品質的景氣循環類股與大型龍頭股。前者如工業、金融與醫療產業,這些產業將受惠於政策支持與AI應用;後者則具備定價能力、資產負債表穩健,抵禦風險的能力強。
此外,營運效率與創新能力佳的企業也值得關注,這些公司積極導入AI與數位轉型,更具成長潛力。當然,市場仍存在利率反彈、政策變數與消費疲弱等風險。但值得注意的是,標普500中許多股票在今年已經經歷30%以上的修正,市場已充分反映潛在利空。
透過聚焦高品質、營運效率佳的企業,並配合產業輪動趨勢調整布局,投資人仍可有效控管波動風險。
除此之外,在聯準會與財政部可能出手支撐經濟的背景下,市場的下行風險也是相對有限。
2025年的美股,是一個關於韌性、創新與政策支持的故事。企業獲利撐腰、AI紅利持續發酵,整體總體經濟環境也逐漸轉向有利的局面。
雖然評價偏高,但相較於其他資產類別與海外市場,美股仍然是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投資人應保持耐心,持續參與市場,並聚焦於高品質與創新驅動的企業,讓美國企業的成長動能為投資組合創造長期價值。
作者簡介_Smart 智富月刊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排行榜常勝軍-《Smart智富》密技雙月刊、《平民股神教你不蝕本投資術》《權證小哥教你十萬變千萬》等財經暢銷書,以及DVD、課程講座、大型論壇、facebook等,全方位服務投資族群需求。
網站:Smart 自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