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孩子是否參加了太多課外活動、補習?專家教你這樣判斷

媽媽寶寶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09月05日03:16

許多家長為孩子安排滿滿的課後活動與補習,雖然這些安排出於良好意圖,但心理學家發現,過度的活動會讓孩子感到疲憊、情緒不穩,甚至對學習失去熱情。兒童發展專家表示,孩子的生活若變得像大人一樣忙碌,會犧牲遊戲與休息這些對大腦發展至關重要的時間。

課後活動│才藝班│補習班

孩子需要「空白時間」

課外活動確實能提升技能與自信,但神經科學研究強調,大腦在「停下來」時運作得同樣重要。當孩子能自由發呆、胡思亂想或隨意探索時,大腦會進入「默認模式網路」(DMN),這能促進創造力、問題解決與情緒調節。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報告也指出,缺乏玩樂與空白時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焦慮、頭痛、睡眠品質下降,甚至倦怠。

研究發現,缺乏自由玩樂時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焦慮、憂鬱,甚至有自殺傾向,情緒障礙比例顯著上升。長期缺乏遊戲刺激,將降低快樂感,增加壓力和煩躁感。

另外,遊戲是孩子培養人際關係和社交技巧的重要途徑。缺少玩樂,容易導致人際互動能力不足,難以與同儕溝通、合作或解決衝突。缺乏實體活動,會影響身體健康及動作協調,導致過重與運動能力退化。同時,早期遊戲刺激對認知和語言發展同樣重要。

活動、補習數量不等於成功

許多家長將課外活動視為未來升學的「加分項」,因此傾向越多越好。但教育專家提醒,成功的關鍵並非活動的堆疊,而是孩子的熱情與持續投入。

若孩子只是被動「完成清單」,反而可能打擊自信心與內在動機。真正有益的活動,應該是孩子能感受到樂趣、獲得認同感並持續成長。醫師也強調,孩子的幸福感與心理健康,比短期競爭力更重要。

課後活動│才藝班│補習班

延伸閱讀:孩子需要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期」!哈佛專家:否則長大將失去解決問題,深度思考的能力

建議的課後活動時數

兒童心理師建議:小學生每週課外活動應控制在10小時內;青少年因體力與社交需求增加,可放寬至15小時左右,但不宜超過20小時。

國外研究也顯示,活動數量過多難以帶來相對應的學習收益。對低年級孩子來說,最需要的其實是自由玩耍與家庭陪伴,而不是滿檔的課程。進入中學後,每週挑選2至3項長期堅持的活動,才能兼顧學業、健康與人際發展。

課後活動│才藝班│補習班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超載?

專家提醒,判斷活動是否過度的關鍵在於「身心狀態」。若孩子經常抱怨疲倦、難以早起、表現出情緒不穩,甚至成績與人際關係下滑,就代表該調整。

每個孩子的接受程度不同,家長應根據孩子性格、興趣和家庭資源來決定活動量,而不是盲目追求「越多越好」。學會觀察孩子,給予回應式的安排,才是健康的教育方式。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怕孩子輸在起跑點,補習有用嗎? 補不補習大評比

國小成績重要嗎?你是愛比成績的家長嗎?四成家長愛比較課業表現,一成五學生因成績不好被家長羞辱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台人遊峇里島遭困!暴雨成「明天過後」 婚禮恐泡湯

TVBS
03

健康堪憂…連體嬰弟弟忠義「嚴重腹脹照曝光」 PO文喊:不會放棄

中天電視台
04

太噁了!LINE新增「一功能」讓台人炸鍋 網喊:拜託不要開放

太報
05

狂犬病漸北移! 專家警告威脅比想像還近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