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砍軍公教年金決戰倒數!民團揭5萬起薪公職不香原因:屎缺難撐,快沒人補了
軍公教年金改革(年改)議題成為近來朝野攻防焦點,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明(5)日排審「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修正草案,國民黨團主張「停砍年金」;民眾黨團今(4)日表示,將提出再修正動議,主張今年起所得替代率停砍,依物價指數調整。另一方面,昔日被視為「鐵飯碗」的公職,卻出現缺額的狀況,「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今在臉書對此直言,公務人事制度改革若仍停留在獎金、津貼、口號層次,下一波離職潮恐將是整個公務員階層,屆時政府再想「補人」,恐怕已經沒有人可補了。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指出,公職10年前還是穩定的代名詞,如今卻成了躁動不安的標誌,其中在土木工程體系變化尤為明顯,高考錄取率2025年已突破53%,不足額錄取早已是常態,甚至傳出閱卷老師越改越鬆,只求有基本概念的人就能來公部門服務,整個體系呈現「人越少,事越多;壓力越大,誘因越低」的矛盾疲態。日前新聞報導揭露,台北市政府缺額率逾1成,超過8300人,以工務、都發、環保最為吃緊,究竟為何穩定的工作會沒人要做?聯盟指出,高考職位起薪5萬高於民間,但實際上在工程量暴增、審計與民意壓力交錯時,這樣的薪水無法對沖來自政治、民意和司法的風險。
聯盟進一步說,工程重大專案爭議,第一反應是將基層推出去,怎不令人寒心,光是在北市工務系統中,缺額率就高達12.32%,但實際上不只台北市,全台灣都在缺人,當民間技師年薪可達200萬元,公部門僅約一半時,除了顯示薪水比不上業界外,制度獎懲與責任的不對稱,才是更大的問題;除制度沒保護基層,工程專業被政治考量一再打壓,且升遷更仍停留在年資與派系運作,缺人導致業務過重,業務過重又導致更多人離職,職代一跑再跑成為常態化現象,「公職缺人倒不是因為沒人報考,而是填到屎缺的人撐不久!」
聯盟提到,政府為此提出「留任獎金」、「彈性工時」、「育兒友善」等措施,但當最根本的問題是薪資結構與職等設計仍然不變,誘因終究只是縫縫補補。聯盟質疑,政治人物說要「吸引青年進公部門」,卻未檢討最基本的制度設計,例如專業價值的量化機制、風險分攤與責任界線的模糊,倘若公務員同時要承擔輿論和政治及行政風險,誰願意久留?如今的公職結構像一座長年密封的壓力艙。外部要求層層加碼,內部制度卻無處洩壓。
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直言,昔日的鐵飯碗最後只剩一層空殼,然而,「鐵飯碗」的時代走完,真正可惜的是政府始終逃避一個現實,公部門早已運作在勞雇邏輯下,卻還假裝握著「公法關係」的旗幟,排除應有的勞權保障。公職的保障應來自明確的責任與制度信任,而非抱著「永業制」的虛名,問現職人員為什麼不努力多奉獻?現在公職所謂的穩定,名義上還附著在公法,實際上早就漂浮在責任與風險之間,無所依歸了。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停砍軍公教年金開倒車?他嘆物價漲8%退休公教「越老越窮」:應照勞保年金調整
‧ 高薪資能解重症逃亡潮?台大醫院這科最搶手 名醫獻策:畢業即火坑當然逃
‧ 吳音寧掌台肥年薪600萬?他揭賴政府盤算「早非政壇小白兔」:老縣長會不爽(推薦閱讀)停砍軍公教年金開倒車?他嘆物價漲8%退休公教「越老越窮」:應照勞保年金調整
《風傳媒》讀者調查▸「護國群山」如何助台灣守住「矽島」地位?
我們不只站在科技革命的浪頭,更處在地緣政治的風口。
讓你最關心的產業議題,成為我們持續追蹤的動向!☛立即填問卷,分享你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