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台東景點|鸞山森林博物館居然有「會走路的樹」?週末來趟沉浸式布農部落文化體驗!

旅圖 ReadyGo

更新於 06月12日00:00 • 發布於 06月12日00:00
台東景點|鸞山森林博物館居然有「會走路的樹」?週末來趟沉浸式布農部落文化體驗!

文章目錄

Toggle

想深入了解台灣原住民文化,並沉浸在神秘的森林氛圍中嗎?位於台東的鸞山森林博物館,一個被譽為「會走路的樹」的奇特之地,正等待著探索。在這裡,不僅能親眼見證大自然的奧秘,更能與熱情的布農族人交流,體驗獨特的文化與生態。這不僅僅是一趟旅行,更是一場深刻的心靈洗滌與學習之旅。RG小編將帶你深入了解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的魅力,輕鬆規劃一趟難忘的布農部落文化體驗!

旅遊大小事社群早知道!VIP情報等你拿

加入好友

ReadyGo 短影音旅遊節目《RG特派員》
本集節目主持人:拉漢

點此連結->報名成為RG特派員

台東景點|鸞山森林博物館

揭開「會走路的樹」的神秘面紗

行走的樹,不是真實的行走,而是植物以獨特的方式蔓延

行走的樹,可不是樹自己在那邊散步!其實是榕樹超強的生命力,透過氣根一直延伸,在森林裡形成超特別的廊道景觀,看起來就像樹木在慢慢移動一樣,是不是很神奇!鸞山森林博物館不只有這個超酷的自然奇觀,更是一個由布農族人超用心經營的文化和生態教育園區。園區為了保護這片珍貴的原始榕樹巨木群,成立了基金會,努力做環保、重建文化、促進交流。這裡沒有商業的吵雜感,只有布農族朋友對土地滿滿的愛,還有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堅持,保證讓你邊看美景,邊了解超Local的布農部落文化!

圖/ReadyGo

RG獨家推薦台東周邊超質感住宿

沉浸式布農部落文化體驗:從土地祭儀到手作美食

在儀式的煙霧中,時間彷彿緩慢下來

在鸞山森林博物館,可以體驗到最道地的布農部落文化!入山前的土地祭儀超特別,是表達對山神祖靈敬意的重要儀式,跟著族人的引導,RG小編也學會用謙卑的心跟大自然相處!接著,跟著走進「獵人步道」,體驗一下攀樹的原始樂趣,感受布農族朋友跟山林一起生活的智慧,超酷的!

圖/ReadyGo

味蕾也要一起體驗布農味!熱情的迎賓禮,香噴噴的炭烤肉串和特調小米酒,充滿了部落的人情味!午餐的布農族風味餐也很讚,簡單的調味就能吃到食材的原味,每一口都像吃到阿嬤的味道,超懷念!最有趣的是手作搗麻糬的體驗,從蒸糯米開始,大家一起輪流用力搗,最後吃到自己做的Q彈麻糬!這些特別的原住民文化體驗,幫助小編更了解布農族朋友的生活和價值觀!

圖/ReadyGo

探索森林博物館:瞭望台美景與生態智慧

看似緩步的足跡,是古老樹木以氣根繪製的森林印象

鸞山森林博物館不只是一片森林而已,更是一個充滿生態智慧的博物館!爬上瞭望台,可以看到超壯觀的花東縱谷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讚嘆不已!園區裡面到處都可以看到布農族朋友跟大自然和平相處的智慧,他們把森林當作生活的冰箱、倉庫和銀行,永續利用自然資源。還可以學到很多環境教育知識,體會到保護森林的重要性!

圖/ReadyGo

規劃前往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其實很簡單!可以自己開車導航到鸞山派出所廣場集合,大家再一起進去博物館。如果搭大眾運輸,可以先到台東市區,再轉計程車或是預約接駁服務(費用另計)。這趟深度布農部落文化體驗之旅,推薦給大家!

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
相關費用:國小以上(含國小)每人 600 元
集合地點:台東縣延平鄉鸞山村鸞山路21號
聯絡電話:0911-154-806
聯絡時間:08:00~21:00

延伸閱讀:

全台旅遊資料庫 訂閱ReadyGo YT
關注最夯旅遊話題 追蹤ReadyGo IG
呼叫旅遊小幫手 加入ReadyGo Line@
更多精選景點住宿美食 追蹤ReadyGo FB
外國人最愛旅遊攻略 關注ReadyGo 小紅書
RG特派員私房旅遊景點 關注ReadyGo TikTok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一到日本就什麼都想買?專業導遊告訴你在日本買這5項物品才對啦!

LIVE JAPAN
02

原來是這個意思!日本旅遊時你一定要知道的日本漢字

LIVE JAPAN
03

國內旅遊景點體驗 你覺得還少了什麼?

LINE TODAY 討論牆
04

北海道到東北市區都有熊出沒?網友:市區安全還是會去!

LINE TODAY
05

桃園景點|桃園一日涼感之旅,3個清涼秘境讓你瞬間降溫~喝涼飲、看瀑布、吹山風~

旅圖 ReadyGo
06

紐西蘭將進入旅遊旺季 《米其林指南》將進駐紐西蘭,這「四處」為評選目的地!

旅遊經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