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跑,還要動腦!當跑步遇上地圖解謎,新北定向越野玩出文化新高度
如果你喜歡HASH未知路線的刺激感,那麼也不妨來嘗試一下定向越野!不過,這次的線索不是麵粉記號,而是紙本地圖。
台灣的定向越野,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國際定向越野運動總會來台推廣,1996年中華民國越野追蹤協會(即今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成立,而後因定向越野是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與臺北聽障達福林匹克運動會的正式項目,而漸漸被更多人認識。今年在雙北地區舉行的世界壯年運動會項目中,定向越野也是其中之一,引發許多人的好奇與關注。
其實,新北市觀旅局自2023年起就舉辦一系列「探旅新北.定向越野」賽事,場場秒殺爆滿,結合在地文化、觀光與運動,要帶領民眾跑進不一樣的新北。
起跑才知道!謎樣的賽事路線
「定向越野」與一般路跑或越野跑最大的差異,是選手事先僅知跑步距離而不知道路線,沿途亦無賽道路標指引,而需要依靠起跑前拿到的地圖,判讀檢查點位置,依序至各點完成打卡感應,最短時間完成者就是冠軍。
有些檢查點狡猾地藏在路旁的樹叢,或必須從看似直線的路徑拐彎上爬,判斷關鍵可從地圖上的等高線與圖案標示等線索得知,相當考驗跑者的地圖方位辨識、認路與推理能力,趣味十足。
超有儀式感!將在地文化融入賽事設計
「探旅新北.定向越野」今年邁入第3年,最令人驚嘆的是,完全沒有重複地點。2023年跑林口、瑞芳、新店、鶯歌、八里,2024年跑土城、泰山、五股、坪林,今年則是三芝、樹林、三峽、淡水,很有企圖制霸新北29區的氣勢。
賽事地點不同,除了每場路線要重新規劃,連比賽中的「儀式感」與紀念品都要依各地特色量身打造。例如2023年瑞芳場,選手起跑時需在一塊小木牌寫下名字寄在會場,回終點後取回自己的木牌,呼應早年礦工進礦坑前將名牌寄在土地公廟的「寄命土地公」傳統。2024年坪林場,選手需配戴採茶腰帶,在賽道中採茶並帶回終點進行封茶儀式,呼應坪林在地的採茶文化。至於今年的三芝,開賽禮是以當地福成宮金面媽祖結合三芝安康米,打造文創香火袋,為跑者平安加持;完賽禮是代表農耕意象的水車模型,紀念沿路的田園風景。
啟動冒險精神,探索未知秘境
嚴格來說,定向越野的基本定義是「穿越未知地形」,但不一定要是「原始地貌」,因此國內許多定向越野活動會選擇公園或體育場等都市綠地舉辦,較偏重定向而非越野。然而「探旅新北.定向越野」承辦單位FOOTLAND賦予賽事更原始的「野」性,穿梭於鄉間、田野、山林乃至古蹟,找尋每個地區最有故事的風景,帶領跑者深入平時不會去的秘境,兼具可跑性、越野性與定向性三項指標。
以三芝場為例,跑者由三芝遊客中心出發,首先迎來一段陡上的芝柏路,隨後沿著埔頭坑溪前行,接著跑進有著浪漫田園景觀的三生步道,沿著大坑溪繼續跑向三芝賞桐步道,最後沿隆山路返回遊客中心。全程約10公里,沿途經過芝柏藝術村、梯田、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故居「源興居」等景點,以路線串聯起屬於三芝的地方故事。承辦單位FOOTLAND主理人Jeffery說,「觀光地圖帶你去網美打卡景點,但探旅新北的定向越野地圖要帶你開發秘境。」
不只跑起來,腦袋也要動起來。在這段「找點、尋路、衝刺」的定向越野旅程中,展開一場融合文化探索與體能挑戰的越野派對。
更多內容請詳旅讀《台灣越野》2025年6月號 第160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