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存退休金,不能乎略「報酬順序風險」!用3桶金撐起一輩子的安全網

商周財富網

發布於 10月02日04:00 • 嫺人

為什麼會有「三桶金」概念的提出?這和退休這趟旅程中遇到最差的海象—「報酬順序風險(Sequence of Returns Risk)」有關。

才上船還沒就定位便出現的大風暴:報酬順序風險

什麼是「報酬順序風險」呢?

報酬順序風險指的是:在資產提領期間(例如退休後),投資報酬率的出現順序,對最終資產能否長久支撐生活,產生重大影響。

假設:
● 閒人先生在2008年1月退休,他的退休金是1,000萬元。
● 退休第一年是用4%來做退休消費,也就是40萬元,後續年度就看主計處公布的前一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來提高消費,確保生活品質可以維持實質上都有4%。

閒人先生退休這時候,正好遇上股市很不順的幾年:

2008年金融海嘯,那一年市值型ETF 0050(元大台灣50)報酬率是-43.2%,2008年底他的退休金只剩下545萬元。

2009年,股市大幅翻正,那年0050的報酬率是75%,2010年又漲了13%,扣掉生活消費後,他的退休金回升到950萬元。

但不走運的是,2011年美國借錢太多,爆發債務上限危機,長期公債信用評等被降級,加上歐債危機,0050又跌了15.8%,年底時退休金又下降到剩下765萬元。萬一再跌下去,提早燒光退休金的風險就出現了。

雖然股市長期向上,只要能長期投資,再回來的機率是高的,但萬一剛退休就遭遇這樣的狀況,往往會讓人不理性跳船,再也不敢投資股票。對一個準備靠退休金理財過退休生活的人來說,海上風暴大魔王就是報酬順序風險:一退休就遇上股市下跌。

然而,人的運勢難以預料。假設閒人先生堅持相信後續市場將走升, 即使在2022年,新冠疫情後的通貨膨脹導致股債雙跌、0050當年虧損22.4%,到了2024年底,他的退休金仍會成長至2,538萬元。雖然這主要是因為 2024 年單年度大漲48.7% 的結果,但即使只看到2023 年,資產也已回升至1,756萬元。

許多人認為市值型投資波動過大,寧願選擇感覺較穩定的高股息ETF。然而,2008年元大高股息(0056)曾重挫48.2%,雖然之後逐步回升, 但第一年退休金就只剩下497萬元,跌幅其實比0050還慘。

因此,即便是高股息投資,也不能將其視為「安全資產」。
如果假設,另有一位同名同姓的閒人先生比較幸運,他是在更早的2004年退休,那時0050甫上市不久,他退休頭幾年股市狀況不錯,經過2004~2007年股市上漲幾年,即便到2008年遇到股市腰斬,他的資產在2009年又會回到1,200萬,比他剛退休時的1,000萬還要多。

從兩個閒人先生的例子中,可以看到3個要點:

①退休初期的市場表現,對資產壽命影響極大:

● 如果前幾年遇到大幅下跌(負報酬),你的資產基數會被削減,再加上持續提領,後續即便市場回升,資產可能也難以快速恢復原有規模。
● 相反的,如果前幾年先遇到大漲(正報酬),資產基數變大,即使之後遇到下跌,也更有緩衝空間。

②在退休初期,應透過資產配置與避險策略降低暴露於市場大跌的風險,例如:保留1~2年的生活費於低風險資產(現金、短期債券)。

③分散投資,避免單一資產類別重挫影響全局。

投資報酬率好壞的順序,會大幅影響退休金是不是可以撐到老的可能性。一般來說,要特別小心的觀察期是退休前的5年到退休後10年內。

那要怎麼避免或降低「報酬順序風險」呢?我的答案是「三桶金」。

股債配置像廢話,卻很有道理

以下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父、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說過的一段話:「如果股市大幅上漲而我未能參與其中,或是股市大幅下跌而我完全參與其中,我可以想像自己會有多傷心。為了盡量降低未來後悔的機會,我選擇將資產以50/50比例配置在債券和股票上。」

以第一位閒人先生為例,雖然他若能撐過波動,到2024年投資0050的退休金已成長至2,538萬元,但要達成這樣的成績,他必須先挺過2008至2011年那段市場如瘋狗浪般起伏的嚴峻考驗。

馬可維茲強調,債券具有分散股票投資風險的重要作用;在我退休後, 股債配置這個策略雖屢次被質疑甚至唱衰,但事實上債券種類繁多,關於債券的詳細說明,後面會再進一步分享。

從傳統資產配置到三桶金

我在退休初期採用馬可維茲所提倡的傳統股債配置,這是一種「一鍋到底」的長期投資策略。當市場波動導致資產比例改變時,需要定期「再平衡」(後面會詳細說明),這種方式簡單且容易執行。
傳統股債配置本身並無不好,只是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自己面對市場波動時,心理承受力變得比較弱。

退休時我才49歲,出於對「報酬順序風險」的擔憂,初期只投入30%的資金,之後逐步增加。寫這本書時,業已退休八年,快要邁入60歲,此刻約有60%的退休金投入股票。我才意識到,自己仍處於退休後前10年的「報酬順序風險」高風險期。

2025年4月,當川普的關稅戰急速引發全球股災,整個世界彷彿瀰漫著「秩序即將改變」的不安氛圍。即使對股債配置有信心,我仍忍不住思考: 「如果川普連任,那八年後我會是幾歲?」、「若投資在這八年內持續低迷, 我的心情會怎麼樣?」

幸好就在這之前,我依照「三桶金法」,整理了退休後因多年累積而逐漸混亂的帳戶,並以此配置,成功安然度過這次股災。

退休後,我常閱讀美國金融研究機構晨星(Morningstar)的文章,個人理財總監克莉絲丁.賓士(Christine Benz)的觀點,讓我受益良多。她經常在晨星的專欄中,撰寫關於三桶金法的文章。所謂的三桶金,是將資金依照時間和用途劃分為三個部分:

● 短期桶(1~2年生活預備金)
這部分資金以現金或低風險工具存放,確保退休初期幾年內的生活費用已備妥,不必因市場低迷而賤價賣出股票或其他風險資產,減少資產因市場大跌而縮水的影響。

● 中期桶(3~10年穩健投資)
以較穩健的債券或混合型基金為主,提供穩定收益並兼具一定成長性, 做為資產的緩衝區,能在市場波動中減少總資產價值的劇烈起伏。

● 長期桶(11年以上高成長資產)
投資於股票等高風險高報酬資產,專注長期抗通膨和資產成長,因為這部分資金不會在短期內動用,能夠承受短期波動並享受長期市場成長帶來的回報。

三桶金法並非全盤推翻傳統股債配置,本質上仍屬資產配置策略,只是將同樣的資產依照時間和用途重新分配,猶如設立三個心理帳戶:一桶保障日常安心,一桶負責中期穩健,一桶追求長期成長。這樣的安排,讓擔心「現金流」的退休族,在心理上更加踏實和有安全感。

延伸閱讀
不工作之後,錢從哪裡來?過來人分享:5種現金流最安全
投資大盤指數ETF的3個理由!退休達人公開真心話:贏過90%投資人

書籍簡介_有錢到老後:讓錢活得比你久,嫺人用三桶金計畫打造不怕老、不怕窮的退休理財指南

作者:嫺人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5/09/30

作者簡介_嫺人
1968年生,20多年金融職涯洗鍊,曾任外商高階主管,卻在49歲那年遭遇職場劇變、提前離開工作崗位,開啟了一段意料之外卻也自由寬廣的退休生活。從一開始對財務安全的焦慮,到逐步建立起穩定的退休現金流,她以實踐證明:退休不是終點,而是人生的另一段航程。

退而不休的她,從整理財務、持續學習、到經營部落格與副業,不僅找到生活的節奏與重心,更在兩本關於退休理財與人生規劃的著作中,分享親身經歷,獲得讀者廣大共鳴。

這本書,是她進一步給「準退休者」與「早期退休實踐者」的航海指南。寫給50歲左右,準備啟航但尚未明確航線的你;也寫給剛離開職場、還在校正生活與財務步調的60幾歲朋友。書中不只帶你盤點資產與生活物資、打造自己的退休日常,還有應對高通膨、長壽化的資金配置策略,以及如何在退休後持續保有主動收入與生活熱情。嫺人邀請你一起練習生活掌舵,讓退休人生穩健啟程,航向更自由的自己。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郭台銘媽媽初永真辭世享嵩壽100歲 當年標會10萬助兒成就鴻海帝國

鏡新聞
02

郭台銘母親辭世/鴻海原始金主初永真 曾助國民黨度過難關

鏡週刊
03

全支付澄清盜刷與個資外洩疑慮!官方澄清假訊息 提告捍衛名譽

CTWANT
04

普發一萬來了!「1縣市」加碼抽獎 最高獨得百萬

EBC 東森新聞
05

他50歲勞保一次領爽花光「還能工作有後路」…被資遣才驚覺4大國家補助全沒了:代價遠超過想像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6

黃仁勳最強烈警告! 中國擁「2大優勢」AI競賽將擊敗美國

中廣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