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精緻大戲《徐驤》巡演 苗栗首站10日登場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精緻客家大戲《1895乙未英烈-徐驤》8月10日從苗栗首站啟動全臺8縣市巡演,榮興客家採茶劇團製作,數十位青年演員共演,以傳統客家戲唱腔,搭配精悍、俐落的武戲身段,詮釋客家族群先烈保家衛國的歷史記憶,也探討亂世的情與義,還有人生抉擇,深具傳承意義,象徵緬懷先烈,也藉此回望認識臺灣歷史。
客委會表示,130年前的1895夏季,臺灣從北到南發生風起雲湧的「乙未保臺戰役」,客家先民及各族群死傷逾萬人,這段歷史已被世人淡忘,卻是臺灣不畏強權的重要印記。今年適逢「乙未保臺戰役」130週年,特別製作客家大戲《1895乙未英烈-徐驤》,紀念先民及各族群保家衛國的犧牲奉獻。
客委會指出,客家先民徐驤在苗栗家鄉與日軍發生激烈戰役,《1895乙未英烈-徐驤》由第31屆「傳藝金曲獎」最佳新秀獎蘇國慶飾演「徐驤」,刻畫抗日英雄的信仰、選擇和生命故事,巡演自苗栗啟動巡演,象徵緬懷先烈,也藉此回望、認識臺灣歷史。
《1895乙未英烈-徐驤》講述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後,憤怒的仕紳、地主及農民抗拒「外來者」,誓死保衛得來不易的家園與家業,其中苗栗頭份徐驤更是散盡家財,與姜紹祖、吳湯興組織義軍,連同婦女運送兵糧和傳遞情報在各地作戰。徐驤歷經龍潭陂、大湖口、老科崎,新竹、尖筆山、苗栗營頭崠、大甲溪、八卦山等戰役,最終在臺南曾文溪的第12次戰役中犧牲,被譽為烈士中的烈士。
客委會說明,「1895乙未戰役」是臺灣歷史戰鬥地域最廣、時間最長、死傷超過萬人的歷史事件,徐驤烈士為保臺義民領袖,展現客家族群守護臺灣、不畏強權與不屈不撓的精神。
《1895乙未英烈-徐驤》是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抗日三部曲」的最終章,前2部作品為《吳湯興》和《少年英雄-姜紹祖》,完整展現3位抗日英雄的信仰、選擇和生命故事,刻畫探討亂世的情、義及人生抉擇。
《1895乙未英烈-徐驤》8月10至10月12日巡演8縣市8場次,皆為下午2時30分午場,除8月17日臺中國家歌劇院售票場,其餘7場皆免費索票,依序為8月10日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演藝廳、8月24日新莊文化藝術中心演藝廳、8月30日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9月7日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演藝廳、9月13日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9月21日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以及10月12日中壢藝術館音樂廳。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