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非洲豬瘟》難忍盧秀燕市府違法失職 多位民進黨台中市議員一狀告上監察院

信傳媒

更新於 10月31日03:40 • 發布於 10月31日03:35 • 胡智凱
多位民進黨台中市議員北上監察院,狀告盧秀燕違法失職。(攝影/胡智凱)

台中市爆發非洲豬瘟至今已逾一個多禮拜,但盧秀燕市府至今仍未能妥適處置,過程中浮現諸多缺失。多位民進黨台中市議員本(31)日北上監察院狀告市長盧秀燕、農業局長張敬昌、環保局長陳宏益,盼監委查明違法失職並公諸於世。

台中市民進黨議員難忍盧市府失職,議會總召率隊北上陳情

因為難以忍受台中市政府對非洲豬瘟疫情處理得荒腔走板,民進黨台中市議會黨團總召王立任本日率議員張家銨、林祈烽、黃守達、林德宇等人浩浩蕩蕩北上,一狀告到監察院,盼監委查明市長盧秀燕、農業局長張敬昌、環保局長陳宏益的違法失職,並公諸於世。

「我們沒有辦法忍受」,王立任痛批:「整個盧市府荒腔走板,台中市完全沒有能力處理,包括對第一時間的通報人沒有辦法掌握,到底是獸醫師?還是獸醫佐?到底是特約獸醫?還是市府自己的獸醫?而且豬隻死亡數也完全沒有辦法掌握,數字居然還會越來越少,完全是行政疏忽、管理怠惰!」

黃守達痛批:盧市府顯然存有違法失職之嫌

台中市議員黃守達表示,這次非洲豬瘟事件,台中市盧市府不管在預防、通報、疫調、清潔、消毒、廚餘處理,通通都是荒腔走板,非常之荒唐,顯然存有違法失職的嫌疑,所以我們特別要向監察委員提出告發。

黃守達續指,民進黨團已經在台中市議會要求成立專案小組,徹查盧市府的種種違法失職,也要徹查到底有多少真相被盧秀燕一手遮天一手掩蓋。他表示,今天也要求憲法機關監察院跟台中市民站在一起,追究盧秀燕政治責任和法律責任,每一個責任都必須向公民報告。

定調「盧秀燕豬瘟」,議員大嘆:市府沒做過一件對的事

「我正式將本次疫情定調為盧秀燕豬瘟」,台中市議員林祈烽解釋,因為盧市府至今不斷發布假疫調,從獸醫人數到死豬數目都一錯再錯,完全沒有辦法正確掌握,進而事發案場到現在都還驗出豬瘟病毒陽性。

「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超過一個多禮拜,但盧市府至今沒有做過一件對的事,也沒有說過一句老實的話」,林祈烽抨擊:「盧秀燕連到市議會黨團來說明都不願意,躲到現在還能躲多久?同時廚餘也可能變成這場疫情的另外一個大破口,所以盧秀燕妳應該下台負責!」

盧秀燕稱違規廚餘養豬「無罰則」,議員駁:最高可罰3百萬

台中市議員林德宇表示,盧市府除了前述缺失之外,針對廚餘養豬的流程,必須90度高溫蒸煮1小時以上,還要上傳影片佐證,但盧市府卻疏於監督、漫不經心,盧秀燕本人居然推託稱「沒有罰則」,顯然只想要推卸責任。

對於盧秀燕推託「沒有罰則」,議員們也紛紛反駁,強調其實有法可罰,就規定在《廢棄物清理法》中,如果養豬場收受一般家戶用廚餘,未依規定蒸煮,可處1200元到6000元罰鍰,如果是收受事業用廚餘的養豬場,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

廚餘掩埋場爆發餿水流河川,市議員曝荒謬原因

台中市議員江肇國表示,豬瘟爆發之後,全國禁用廚餘餵豬,台中盧市府為了清廚餘,想到「掩埋」這招,而根據中央指引,只能用合法掩埋場,並且按規範覆土,但盧市府環保局卻完全沒有依照指引重新檢查設計量、更新防水層。

「環保局辯稱,以前做過防水,所以不用再鋪防水布」,但江肇國指出,結果霧峰掩埋場如今真的出事,餿水外溢流向烏溪、阿罩霧圳,而且在議會質詢的時候,盧市府環保局長竟然回答:「土可以吸水,不會流出去。」

「這種回答,市民誰能接受?」江肇國痛批:「盧市府的廚餘處理,荒謬至極。整起事件,從頭到尾就是市府便宜行事、卸責推拖。面對豬瘟防疫就已經亂七八糟,現在更被盧市府搞成環境災難!」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獨家/被告名單驚見「熟面孔」!知名模特經紀曝與太子集團擦身而過:差點被騙去柬埔寨

鏡報
02

健身族都被騙了!這款「美國牌」乳清蛋白是中國貨 業者逾期改標撈百萬

太報
03

賴清德令不要綠電、重啟核三?總統府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
04

離婚仍帶妻出遊慶生! 租特斯拉南下 高速衝撞釀1死7傷

TVBS
05

「馬習會」10周年 馬英九:期許鄭麗文恢復國共對話

自由電子報
06

國3驚悚追撞2人死亡 小貨車駕駛彈出掛車頭全身血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