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快沒飯吃了?AI搶工作掀失業率,理科高材生被迫轉行應徵墨西哥捲餅店
重點一: 過去被視為就業保障的電腦科學學位,如今在AI技術普及與科技公司裁員潮的雙重衝擊下,畢業生面臨嚴峻的求職困境。
重點二: 曾被宣傳為高薪起點的科技業職位不再唾手可得,學生畢業後一年仍找不到相關工作,甚至轉向非科技領域求職。
重點三: 科技巨頭如亞馬遜、微軟大量導入AI工具,導致傳統程式設計工作需求減少,進一步壓縮就業市場。
「我剛拿到電腦科學學位,但唯一打電話找我去面試的公司,竟然是Chipotle(墨西哥捲餅連鎖店)。」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電腦科學系的應屆畢業生米絲拉(Manasi Mishra)在一段TikTok短影音中自嘲道。年僅21歲、立志投身科技業的她,或許沒想過到人人視為金飯碗的學經歷,會成為出社會的第一道阻礙。
米絲拉從小在矽谷附近長大,以科技業鼓吹程式設計的職涯優勢與前景為目標,努力寒窗苦讀。然而,經過長達一年的求職後,她今年五月畢業時仍未獲收到任何科技公司的錄取通知,她甚至將範圍擴大不限於科技業,但唯一打電話邀請她面試的公司,竟然是墨西哥捲餅連鎖店。
米絲拉的經驗,正點出了美國新進程式設計師現今面臨的嚴苛現實。過去十多年來,「學習寫程式」一直是美國矽谷、科技巨頭甚至前總統們不斷向年輕世代推廣的口號,他們承諾只要取得電腦科學學位,便能獲得六位數美元的起薪,以及穩定的職涯保證。
隨著科技公司大規模裁員,加上AI工具的普及,這張「黃金門票」如今已然褪色,許多相關科系的應屆畢業生在求職市場上四處碰壁,甚至連速食店的工作都成為奢求。
延伸閱讀:大失業潮燒到高薪圈?美國白領失業率首超藍領,小摩:恐陷「無就業復甦」困境
被AI搞到懷疑人生!電腦科學失業率攀升,入門級工作逐漸被取代
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數據, 近年來,年齡介於22至27歲的電腦科學畢業生,失業率已攀升至6.1%,電腦工程學系畢業生更高達7.5% ,這兩項數據都高於所有應屆畢業生5.3%的平均失業率,也幾乎是生物學和藝術史等科系失業率的兩倍。
面對這波求職寒冬,以AI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最為關鍵。微軟、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都積極導入AI程式碼協作工具如GitHub Copilot、CodeRabbit於工作流程中,這些工具能夠自動生成或除錯程式碼,大幅提升開發效率,也使得許多入門級的程式設計工作變得容易被自動化取代。
除了AI的影響,科技業在疫情期間的過度擴張、隨後削減成本的裁員潮、高利率以及企業凍結招募職缺,也都是導致就業市場疲軟的原因。
面對日益萎縮的就業機會,許多求職者不得不持續投遞數百甚至數千份履歷,卻僅換來寥寥無幾的面試機會,甚至連求職過程都已自動化。有一名畢業生在投出履歷三分鐘後便收到拒絕信,懷疑是演算法在進行第一輪篩選,而非人工審核。
科技業徵才回歸名校光環?年輕一代高薪夢破滅
在就業市場供給過剩的背景下,科技公司的徵才模式出現轉變。業界資深人士指出, 企業正回歸到傳統的菁英主義招募模式 ,將目光重新鎖定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和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等頂尖名校的畢業生。不僅讓非名校出身或透過訓練營轉職的求職者處境更加艱難,也逆轉了過去十年來科技業在人才多元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這股趨勢讓許多滿懷希望進入科技業的年輕人感到幻滅,他們曾相信寫程式是通往高薪與穩定生活的黃金門票,如今卻發現自己被演算法和自動化工具排除在外。
一名大學畢業生喬納森金(Jonathan Kim),已經申請過600多個軟體工程師職位,卻總是被拒之門外,後來在冰淇淋店上班時,仍持續更新開源專案程式碼。他無奈感嘆:「他們賣給我們一個就業市場繁榮的假象。」這句話,道出了無數年輕求職者心碎的真實感受。
回到米斯拉的故事,最終她跳脫傳統科技公司,選擇在TikTok上另闢蹊徑,以美妝網紅的身份發展,會寫程式碼的能力,也讓她成功尋覓了一份科技行銷和銷售的工作。
延伸閱讀:年薪上看487萬!10大「AI最難取代」高薪職位出爐:不只工程師,這類非理科也超穩
求職別再海投履歷!3個LinkedIn實用技巧,讓好工作主動上門找你
資料來源:New York Times、New York Post、India Today
本文初稿為AI編撰,整理.編輯/ 蘇柔瑋
延伸閱讀
張忠謀退休7年了都在忙什麼?最新身影「橋牌大賽當隊長」,70年牌齡曾對決比爾蓋茲、巴菲特
搶救英特爾!川普密會陳立武提議「政府砸錢入股」,國家隊模式激勵股價飆漲7%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