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鄉民

打破鬼月禁忌農曆七月結婚 79歲阿嬤力挺拚四合一抱曾孫

藝點新聞

更新於 09月07日01:46 • 發布於 09月07日01:44

藝點新聞Chloe編輯整理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在21世紀的現在,仍有不少人認為應避免夜間活動、戲水,並減少搬家、結婚、開工等重大事務,保持謹言慎行,才能趨吉避凶,平安度過農曆七月。不過,有人因為在農曆七月出生,去年農曆七月認識女方,因而決定今年七月結婚,促成「三合一」,一向保守的79歲阿嬤也不反對,還希望明年七月抱曾孫完成「四合一」,資深社工認為農曆七月禁忌可以透過實際行動來「化解」或「轉化」傳統習俗,只要雙方認為時機成熟,其實農曆七月結婚也沒啥問題。

(示意圖/PIXABAY)

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主任徐乃義指出,41年來,美滿服務中心的「個別一對一」聯誼以及早期的「美滿兩人行」戶外聯誼,包括農曆新年都照常舉行,即使在民國74年、75年開辦時,也都是全年無休,只是當年民風較保守,有些長輩會反對,但年輕人根本無所謂,連參加「第二春」的較年長者,有大部分人也不忌諱。

今年36歲的陳姓工程師報名未婚聯誼時,表示他出生在農曆七夕,去年八月10日農曆七夕參加「個別一對一」聯誼,被安排與張姓女藥師認識,經過一年多的交往,兩人在今年7月19日訂婚,當時就希望在今年農曆七月結婚,完成農曆七月「三合一」,不過一開始女方父親認為中秋節結婚更好,男方79歲的阿嬤也同意,只是陳姓工程師認為,他七夕出生,七夕認識女方,如果在七夕結婚就是美好的「三合一」,但農民曆七月根本沒有「宜嫁娶」,而今年農民曆七夕是「納采」,只好選在農曆七月12日可以「出行.修造」日結婚,阿嬤不但同意,還希望明年七月生下寶寶,變成「四合一」,女方的父母也不反對男方的決定。

事實上,國人對農曆7月,也是俗稱「鬼門開」的月份,許多民間習俗與禁忌流傳,鬼月不但不結婚,也不去醫院或開刀,事實上七月開刀病人少,醫師反而更仔細診斷病情。

陳姓工程師選在農曆七月結婚,不但訂酒席方便,餐費也有許多談判及打折空間,許多同事更認為七月參加喜宴,不怕撞期,是非常好的選擇。根據美滿服務中心統計,近年來,年輕人選在農曆七月相親或結婚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趨勢。

徐乃義說,早期不少客家長輩認為七月不能相親、結婚,但現在年輕人早已突破禁忌,認為七月是吉祥平安月,不過該中心目前數萬名會員中,有一對國立大學,分別是碩、博士學歷的姊妹花,因為長輩關係,直接表白農曆七月不相親,還好農曆七月已經過了一半,否則如此堅持,兩人不知不覺又長大一個月了,這是何苦呢?

(圖/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提供)

徐乃義祝福這對準新人外,也認為是否在農曆七月結婚不是重點,只要有愛最重要,沒有愛的婚姻,才會如同被關在牢裡被判了終身監禁一樣,死氣沉沉的在家裡勉強的擔任某一個「角色」,這樣的婚姻沒有生命,也沒有真實感,在裡面的人可能都快要窒息。

徐乃義說,年輕人能「打破傳統禁忌」,幸福應該由自己定義,婚姻如跳舞,即使是天生的舞者也是需要一再反覆的練習,才會知道自己需要改進或是可以跳的更好的地方是什麼。若能在跌跌撞撞中逐漸的去找出兩人舞步的節奏與平衡,才更懂得珍惜彼此,婚姻探戈中種種的酸甜苦辣,也將會是兩人生活中美麗的回憶。

延伸閱讀

23歲花美男交7女友 GG潰爛化膿

「白露」節氣3星座財運旺 天秤座第3名

更多鄉民相關文章

01

師傅稱洗衣機「面板壞掉」  網美看說明書才知「真相」超傻眼

華視新聞
02

癡情男吃6家爌肉飯「被丟掉」 前女友現身吐心聲:很不爽!分手原因曝光

CTWANT
03

連假出國泡湯?南韓「15座機場」宣布大罷工,中秋航班恐影響

造咖
04

不用定位、偷看手機!私家偵探曝「1句話」是出軌外遇徵兆

造咖
05

Joeman速開箱iPhone 17 Pro「宇宙橙」 網見新機酸:貨運橘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