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年還光亮如新?實木、海島型、超耐磨木地板清潔保養技巧必看
木地板能營造溫潤、舒適的居家氛圍,但同時也需要正確的清潔與保養方式,否則容易因潮濕、刮傷或清潔不當而縮短使用壽命。不妨往下看看不同種類木地板的清潔保養重點吧!
一、實木地板的清潔保養重點
1.日常清潔方式
實木地板屬於天然木材,孔隙會吸收水分,因此日常以乾拖把或靜電除塵紙清潔為主,避免用水量過多的拖把,沾染小污漬時,可以用擰乾的微濕布輕擦,再立即用乾布吸乾,避免水痕殘留。
2.定期打蠟與上油
每隔3–6個月建議使用專用木質地板蠟或保養油,能補充木材油脂、防止乾裂,也能恢復光澤,若家中人流量大的客廳、走道,則可縮短保養週期。
3.環境控制與防潮
木材會隨溫度、濕度膨脹或收縮,因此建議維持室內濕度在 40–60%,夏天潮濕時可搭配除濕機,冬天乾燥則可使用加濕器。
4.避免刮傷與重壓
家具底部要加墊片,搬動時避免拖行,地板表面出現小刮痕,可用同色系補漆筆或補蠟條處理。
5.長期維護技巧
建議鋪設地毯於高磨耗區域,如玄關或餐桌下方,既能分散壓力也能防止沙粒刮痕。
二、海島型木地板的清潔保養
1.日常清潔方式
海島型木地板由多層木板交疊而成,穩定性較高,日常可使用軟毛刷頭吸塵器、靜電拖或微濕拖把清潔即可,不需特別上蠟。
2.抗潮能力與保養
雖然耐潮性比實木好,但仍應避免長時間積水,打翻水或飲料要立即擦乾,浴室或陽台邊緣區域更需加強注意,建議使用防水矽膠密封縫隙。
3.刮痕修補方法
較淺的刮痕可以用補蠟條填補,再用軟布拋光,傷痕較深,則能考慮局部更換單片。
4.定期檢查維護
每半年檢查一次接縫處是否鬆動或翹起,及早修復能延長使用年限。
Tips 海島型木地板雖能應對溫差變化,但仍建議避免陽光直射,可加裝窗簾或 UV 隔熱膜,防止表面塗層老化。
三、超耐磨木地板的清潔保養
1.日常清潔方式
超耐磨地板表面有高強度耐磨層,可用擰乾的濕拖把或一般清潔劑擦拭,油漬則能用中性清潔劑搭配軟布清理,避免使用去漬油或強酸鹼。
2.留意刮痕與撞擊
耐磨層雖強,但仍需避免尖銳物品,如高跟鞋、貓狗指甲或金屬物摩擦,家具腳建議加上保護墊,並避免從高處直接摔落重物。
3.不需打蠟或上油
超耐磨木地板已經過強化處理,再打蠟反而可能造成表面滑膩與灰塵堆積,日常只需保持清潔即可。
4.防潮與積水處理
雖然超耐磨地板相較不易受潮,但若縫隙進水仍可能造成基材膨脹,如遇大量水潑灑,應立即擦乾並加強通風。
四、裝修後的清潔與注意事項
1.初次清潔步驟(粗清→細清→收尾)
先以軟毛刷頭吸塵器與靜電除塵布,清走木屑、粉塵、石英砂等硬粒,避免直接濕拖把砂磨表面,細清時用微濕的超細纖維拖把和稀釋過的中性木地板清潔劑,沿木紋方向拖拭並隨拖隨擰乾、隨後乾布收水,最後開窗通風或以循環扇加速乾燥,先擦踢腳線、門片下緣再拖地,以免二次汙染。
2.養護期的使用規範
安裝完成後的48小時內,盡量減少水份與重量集中,像是勿大量濕拖、勿鋪塑膠布、勿放置超重物於同一點。若為黏貼式或現場上漆之實木地板,輕踩須等24–48小時、重物與地毯建議7天後再放置,預先UV處理/卡扣式多半可當日落塵後輕踩,但仍建議首48小時鋪透氣保護紙分散磨耗,期間維持室內溫濕18–26°C、40–60% RH。
3.搬運家具與表面防護
家具抬起移動,勿拖行,桌椅腳、家電底部全數貼毛氈/保護墊,輪子以軟質PU輪為佳。動線鋪臨時走道紙或布墊,轉角、門檻處加護角,施工遮蔽膠帶選低黏型(和紙膠/美紋 2080 系列),且在48小時內撕除,避免布紋膠、強力膠帶直接貼於地板表面。另外,玄關內外放兩層落塵墊,減少沙粒刮痕。
4.建材殘膠、漆點與汙漬處理
先採最溫和的方式,以塑膠刮片和溫肥皂水,水性漆點以微濕布反覆溶解拭除。頑固殘膠可用柑橘基或原廠核可之去膠劑,先在不顯眼處試拭,短時間接觸後,立即以中性清潔劑加清水擦淨並乾擦收尾。避免鋼刷、百潔布、汽油、松香水、去漬油、指甲油去光水等溶劑,以免溶蝕塗層或殘留霧斑。矽利康沾黏則可先以矽利康去除劑軟化,再塑膠刮片慢慢剝離。
5.驗收重點、收邊與防潮細節
驗收時逐區檢查是否有翹曲、空鼓、異音、卡扣鬆動、色差過大、踢腳與收邊條是否密合,門檻、濕區轉換是否以金屬/耐水壓條妥善斷水。保留8–12mm膨脹縫,勿以硬性填料封死,靠窗、廚房水槽旁可於牆面/櫥櫃側施作彈性防水封邊,但避免讓矽利康長時間覆蓋板材切面。首次大掃除後,地毯請選透氣背膠,避免橡膠背長期貼附導致黃化或黏殘。
木地板的美觀與耐用,來自日常的細心照護,只要依照木地板的種類選用正確清潔方式,搭配環境濕度控管與日常小保養,木地板便能在長時間內維持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