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孩子數字順序都會記錯?用唐詩、桌遊卡牌訓練「長期記憶」!

三采文化

更新於 2024年11月27日09:23 • 發布於 2024年11月29日04:00

文/《爸媽別急,孩子只是慢慢學:兒童腦神經學博士啟動天賦的祕密》翁仕明著

數字順序都會記錯?

→可能是程序記憶困難

記憶可以被海馬迴固化後成為長期記憶的形式,除了我們所熟知的人事時地物等,也有一些較為操作性的長期記憶,又稱為程序記憶。我家附近的一家玩具大批發店家,店主父子的經歷讓我印象深刻。

老闆:「好久不見呢!距離上次你來好幾年了,又是幫外國朋友的孩子找玩具嗎?」老闆真是好記性,當初我還在歐洲工作,那些白人同事們,說想看看有沒有「東方味」的玩具,請我回台灣的時候買過去。

我:「這次是幫我兒子問問新幹線的延伸軌道啦!」

「那個現在缺貨喔!我叫我兒子去地下室看看。」老闆一邊說一邊拿起無線電交代了幾句。

「那個小弟嗎?」我問。

「不小咧!統測的准考證好像都收到了!」

印象中個頭不高的小弟,原來已要上大學了!

隔了大約兩三分鐘,一位高大、皮膚黝黑的平頭男孩從地下室快步走上來,邊喊著:「老闆,還有一組,是這個吧?」他手上拿著我有點熟悉的盒子。

「不是跟你說編號473那組嗎?你怎麼又給我拿493?這個先生已經有493,他要的是延伸鐵道組!你就不能認真一點嗎?」

「底下的光線很昏暗啊!這兩盒有點像,我再去找一次。」

老闆一臉無奈,轉頭對我說:「我真拿他沒辦法,都幾歲了,每次數字都看錯,7跟9、3跟8,或是6跟9之類的,然後嘗試幾次幫我顧櫃台,連收銀機都打錯。我就要退休了,這家玩具行,看樣子以後是要找人頂,不然就要歇業了。」

注音符號、英文字母、數字統統都搞混

經常計算錯誤或是認錯符號?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老闆後來侃侃而談告訴我,這孩子從小就令他擔心,特別是對數字辨識相當糟糕,注音符號或是英文也有類似狀況。但是將數字搞混最為明顯,記了又忘,忘了再記,彷彿永遠在打轉。

一開始老闆認為自己做生意太忙,疏忽教他數學造成,陸續請了幾個大學生家教,人家最後都不敢上門,說他兒子程度太差很難教。老闆也時常收到導師的關切,導師認為他不笨,但數學就是無法開竅。

雖然沒機會幫他做檢測,但弟弟應該是某種程度的「程序記憶失調」。大腦中管理程序記憶的相關位置有額葉與基底核等,主要就是把某些符號變成可以操作的自動模板,如此一來,只要有任何跟此類符號關聯的排列,就能產生「自動化」反應,例如我們看到三位數自然就知道大約是幾百等。

數學向來是不易理解的符號組合,若程序記憶有問題,不但會影響數感,考試也肯定只能亂猜了!

兒童腦神經學博士這樣說:

唐詩、桌遊卡牌,都可以訓練程序記憶!

小時候大家可能都背過唐詩三百首,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印象「低頭思故鄉」?還是「低頭吃便當」?

唐詩雖然朗朗上口,但許多人皆不解其意,只是跟著文字的律動搭配音韻,就一股腦地把唐詩背出來,這就是一種類似反射動作的程序記憶。包含我們記誦九九乘法表,都是同一種模式。而學齡前與低年級的孩子,諸如此類的訓練非常多,不妨可以試試以下幾種:

1. 唐詩:這是最容易找到的資源,而且連父母親通常都算熟悉。

2. 結合桌遊或是卡牌的文字遊戲:尤其是強調「幼小銜接」這個區段的,也經常能發現設計成練習注音符號的辨識遊戲,這些都可以試著操作。

當我們發現孩子真的無法有效完成程序記憶的相關訓練時,千萬別開啟所謂的「虎媽模式」,並非任何人都能無障礙地「熟能生巧」。語言治療師是很好的諮詢對象,建議尋求專業協助,或能更早發現問題所在並早期介入治療。

★ 孩子的學習表現讓你擔心嗎?測測看,找出孩子的學習困難在哪裡👉

https://tinyurl.com/2p8xhayn

※檢測結果僅供參考,無法取代專業醫師診斷。如需進一步資訊,建議可至醫療院所(小兒神經科或兒童心智科或復健科)進行檢測

延伸閱讀:小學兒子教給我的一課: 輸贏一定會發生啊!有關係嗎?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樺加沙颱風釀災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彩券行傳奇!埔里「鑫來旺」締造全台唯一「四彩大滿貫」紀錄

聯合新聞網
02

行動電源別亂丟!4大NG習慣恐釀火災,養成「充飽即拔」好習慣!

媽媽寶寶
03

堰塞湖危機未除 解除「紅色警戒」3條件曝光

EBC 東森新聞
04

好市多上架「超狂冰淇淋機」! 她驚呼:是成人家家酒

EBC 東森新聞
05

花蓮堰塞湖17死!衛福部明啟動公益募款「4管道一次看」四大超商都可捐

三立新聞網
06

送黃金項鍊給大姑當新婚禮!婆婆酸「笑死人」 人妻1句話打臉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