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再生式放牧 碳封存涵養地力
8 觀看次數畜牧業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將近1/5。環保風潮下,畜牧業者也必須思考轉型,業者更標榜牛羊的糞便含有大量微生物,回到土地後,能將其中的碳固定在土壤中,達到碳封存的效果。
微風吹拂,羊群咀嚼著牧草,透過再生式放牧,控制動物密度與放牧時間,讓植物有足夠時間恢復。
牧農伊拉斯謨斯:「很多植物演化就是為了被(牛羊)吃,被吃之後 會刺激根系成長,將(二氧化)碳重新存放在土壤中,透過根部的運作方式。」
畜牧業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將近15,隨著環保意識抬頭,部分消費者對動物衍生的產品,逐漸敬而遠之,畜牧業者迫於壓力,也開始積極轉型。這家已經由第5代接棒的牧場,就是其中之一。
牧農伊拉斯謨斯:「我們採用的主要技術,是讓動物利用植物產生的,生物質 來製造糞便,充滿微生物的糞便回到土壤中,糞便中的碳 就會回到土壤中,封存在那裡。」
南非是全球最主要羊毛產地之一,雖然再生式放牧能減少對環境的衝擊,不過目前並沒有數據顯示,約8千名綿羊養殖戶中,有多大比例已經開始採用。
自動播放下一則
沒有留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