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波波之死1/養死2鎮館之寶!龍王鯛慘因水管破裂喪命 基隆海科館遭開罰

CTWANT

更新於 39分鐘前 • 發布於 6小時前 • 陳柔瑜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身兼教育和保育重擔,館內明星動物波口鱟頭鱝和龍王鯛卻接連在館內身亡。(圖/報系資料照)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鎮館之寶」波口鱟頭鱝(暱稱波波),9月7日因傷口感染不治身亡,此噩耗招來動保團體撻伐,而海科館的保育類動物龍王鯛已「被消失多時」,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追查,發現龍王鯛也慘遭「養死」,因魚缸水管破裂卻沒人發現而身亡,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還為此開罰,動社則呼籲檢討海科館飼養保育及大型魚類的專業及條件,確保未來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龍王鯛是保育類動物,在海科館生活18年,竟因水管破裂無人發現而枉死。(圖/翻攝海科館官網)

9月底,記者造訪海科館潮境海洋中心,一踏進館內便能看見多種潮間帶生物的俯視缸,當中包含20多隻魟魚和中小型魚類,該缸體長總水體約31噸,卻在中央設置一座大型仿礁岩造景,幾乎佔據了大半的水體與底部空間,魟魚們只能無助地繞著缸體邊迴游,近底棲息的麥氏條尾魟不時還會躍出水面,以刻板行為表達自己的無助。

而原先飼養的波口鱟頭鱝的近海迴游缸與俯視缸在同一個展廳,缸體呈L狀,高約6.3公尺,總水體達僅150公噸,遠低於大阪海遊館、紐波特水族館、S.E.A.水族館的1500公噸水體,和喬治亞水族館的2萬4000公噸水體。

如今水缸中已不見波波身影,但缸中還有2隻大型魟魚和2隻汙翅真鯊,牠們被迫共享狹小的水體空間,缸底更沒有設置供其潛伏遮蔽休息的軟沙,大魟魚們只能趴在頂部的長方形缸體中,在棲位錯亂和行為互斥的環境下勉強生存。

海科館潮境海洋中心俯視缸中飼養20多隻魟魚和中小型魚類,大型仿礁岩造景卻佔據大半缸體空間,魚兒們只能以刻板行為表達無助。(圖/周志龍攝)

原先住的龍王鯛的C區海洋中心也瀰漫一股古怪氛圍,記者詢問工作人員龍王鯛在哪個缸體,工作人員臉上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僅稱牠「已經不在了」、「養了18年,也是沒辦法」,對於記者追問為何不在則是三緘其口,龍王鯛的身分牌也被悄悄撤下,似是在無聲的抹除其生活過的痕跡。

台灣社會動物研究會副執行長陳玉敏表示,2024年前往看波波時,驚覺波波體長已接近缸體極限,經立法委員陳培瑜向教育部詢問,得知館方已規劃2025年6月到10月間將其野放,卻遲遲沒有進度。

波波2024年的體長已接近缸體極限,立法委員陳培瑜和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呼籲野放,波波最終仍等不到回歸大海的那一天。(圖/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提供)

陳玉敏說,動社人員8月再度前往海科館,發現波波疑因缸體過小、轉身困難而出現新的傷口,海科館卻以缺乏「衛星標籤」為由持續拖延野放,被問到身上傷口時,海科館竟回應波波健康穩定,無立即野放必要,但不到一個月,波波就在9月7日因傷口感染不治身亡。

而動社持續追查,發現另一鎮館之寶龍王鯛同樣死於非命,陳玉敏透露,因水管破裂且無人發現,龍王鯛最終不幸喪命,更因「養死」保育類動物,基隆動物保護防疫所還為此對海科館開罰。

陳培瑜在9月26日邀動社、海科館和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要求海科館改善,海科館則承諾提出波口鱟頭鱝死亡的檢討報告、未來不再進口大型魚類,且館內目前飼養的汙翅真鯊、大理石魟,開始評估野放、移置或其他最有利於動物福祉的措施,也答應改善館內硬體設施、環境豐富化、人員專業技能。

動社則肯定海科館勇於認錯、知錯能改的勇氣,並認為水生動物福利長期被漠視,人們看不出來魚兒們被養在缸裡的痛苦,沉重呼籲教育部應嚴格把關,別讓不專業的場館傷害動物。

對此,海科館長王明源坦承龍王鯛已經離開,他表示,龍王鯛在17年前購入,從5公分一直養到現在,多年來都將牠當成孩子疼愛,但同仁5月換水時未依照標準作業流程,在換水時離開位置,導致缸體沒有入水而水位不足,工作人員發現時,龍王鯛已經缺氧,搶救後仍不幸往生。

王明源對龍王鯛的離開致上最大歉意,他表示,這是低級人為疏失,後續已終止養殖人員契約,且對相關督導人員也做懲處,並依動保法回報動保所和上級單位,動保所也做出裁罰,而海科館後續不會再進口和飼養大型魚類,將著重觀賞群聚魚類,並強化人員的飼養SOP和再教育,並提供比較好的生物維生系統,朝生物友善環境進行調整。

海保署海洋生物保育組長羅進明表示,波口鱟頭鱝在2023年和2024年都有進行是否納入保育類的評估,但學者依據評估標準表討論後,認為波口鱟頭鱝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印度洋,在太平洋特有性不足,學術研究的部分的確有在會議上討論,但這不是波口鱟頭鱝無法納入保育類的主因。

羅進明說,保育類動物的評估標準表是早年依野保法設定,比較偏陸地動物思維,3月時有針對該表進行檢討,從源頭看標準表給分內涵希望進行整體檢視和評估,未來能夠更新沒納入保育類的物種,而目前保護動作也在持續中,將會針對捕撈到的漁民給予生態獎勵,讓波口鱟頭鱝打上衛星標籤後放回,並透過漁業署,讓漁民知道這些生物需要更好的保護,透過海保法進行管制。

延伸閱讀

看更多CTWANT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台中21歲女餓死孝親房!門鎖能開卻不敢逃 原因曝光

EBC 東森新聞
02

都是狗仔?柯文哲PO照「真的被跟了」 黃國昌喊「早就在跟他了」

自由電子報
03

輝達台灣總部卡關 不設北市了?蔣萬安最新回應

中時新聞網
04

翁失蹤3年成白骨…苑裡鬼門關大夜市當天「回家」了

三立新聞網
05

性侵女同學害懷孕 男大生嗆「沒吃事後藥」!威脅上法院告不贏GG了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