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點名台日韓「3產業」 默默被關稅重擊
[NOWnews今日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政策衝擊全球,英媒金融時報近日指出,台灣、日本、韓國的三項產業,默默受到川普關稅帶來的衝擊。其中,台灣的蘭花產業被點名,業者則感嘆,關稅將讓台灣的蘭花全球市占率被競爭對手搶走。
台灣蘭花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在台灣南部悶熱的後壁,是台灣蘭花產業的重要產地,這裡充滿許多低矮的建築物,且覆蓋著黑色網格,且綿延近兩公里,隱藏在稻田之中。台灣晶片產業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佔其出口的60%,目前大部分仍不受川普關稅的影響。但在距離業界領先者台積電最新工廠半小時車程的後壁,台灣的蘭花雖不如半導體那樣知名,但同樣在川普關稅政策下遭逢劇烈變化。
位於台南後壁的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佔據美國活體蘭花市場60%以上,是台灣蘭花產業的核心。去年台灣有超過300家小型業者,一共向海外出口了6,800萬株蘭花幼苗,總價值1.9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銷往了美國。
鮮明農業經理林豐沛告訴金融時報,「從川普實施 10% 普遍關稅的 4 月份到 7 月份,我們的出貨量下降了 20%」,這家小型公司在5 公頃的溫室中培育蘭花幼苗;美國對台灣商品徵收20%的對等關稅更是雪上加霜。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秘書長曾俊弼提到,加上新台幣升值,業者所有利潤都化為烏有,很難讓客戶承擔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
鮮明農業提到,他們仍在等待美國客戶下新訂單,在一般情況下,訂單通常會在每年這個時間到來。但現在一些買家已經取消訂單,而部分買家則在重新協商,希望能購買更小、更便宜的幼苗。
林豐沛指出,雖然現在還無法看到最終的影響,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競爭對手荷蘭將從台灣手中搶走美國市場的大量市占。
台灣種植者預計,將部分銷售從美國轉向日本或澳洲等其他市場將需要數年時間。台灣最大的蘭花出口商,正式國有企業台糖,正在向小型種植者提供其在加州建造的設施,以便這些小型業者可以透過在美國境內進行部分種植來避開川普的關稅。
日本鏡片
金融時報指出,日本鯖江的鏡片製造商也擔心美國關稅將拖累銷售,並被價格更低廉的中國對手搶走市場,產品有七成外銷美國的「株式会社乾レンズ(Inui Lens)」,目前正在生產且預計於明年1月上市的產品價格已確定,但預期未來的新產品談判將非常困難,因將面臨由誰負擔15%關稅成本的問題。
公司營業部部長吉田圭助(Keisuke Yoshida)表示,在美國產品價格肯定會上漲,他們擔心的是銷售放緩,如果美國人沒有可支配收入,他們的產品就賣不出去。
他認為,公司面臨的產品競爭最大對手,還是來自價格低廉的中國。鯖江工廠所在的福井縣每年向美國出口240億日圓(約1.63億美元),其中約一半是光學儀器。
韓國泡麵
金融時報指出,川普關稅為韓國泡麵出口淋了一碗冷水,韓國去年泡麵出口衝上1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但根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拉麵出口額年減17.8%,出口額減至1,420萬美元,遠低於上半年的41%成長率。由於美國零售商在關稅生效前增加了訂單,今年上半年美國出口成長了41%,導致出口出現回落。
生產超辣「火雞麵」的三養食品表示,由於美國關稅,價格上漲將不可避免,現在正與主要美國零售商協商就漲價幅度進行談判。
三養去年1.73兆韓圓的銷售額中,近80%來自海外市場,其中美國佔其出口額的28%。該公司所有拉麵均在韓國生產,目前正加快腳步,達成出口多元化,不再侷限於美國和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