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狗狗的「5個」壞習慣大解析 其實牠不是故意的!

火報

更新於 14小時前 • 發布於 14小時前

火報記者 張舜傑/報導

許多飼主常為狗狗的「壞習慣」困擾,例如咬鞋子、亂叫或翻垃圾,甚至懷疑牠們是故意搗蛋。其實,這些行為多半來自天性或情緒需求,唯有理解背後原因,才能用正確方式改善並幫助狗狗養成好習慣。

1. 咬東西不是破壞,而是需求

狗狗愛咬鞋子、家具或玩具,並不是要破壞家裡,而是因為牠們有磨牙、探索和舒緩焦慮的需求。特別是幼犬換牙期,更需要透過咀嚼來減輕不適。若給予適合的咬膠或玩具,就能有效轉移注意力。

狗狗咬鞋子、家具或玩具,其實是磨牙、探索或紓解焦慮的需求,並非故意破壞。圖:istockphoto

2. 狂吠是溝通,不是吵鬧

有些狗狗愛對門外聲音狂叫,讓飼主覺得煩躁。但對狗狗而言,吠叫是警告、提醒,甚至是表達情緒的重要方式。過度吠叫往往反映出牠們缺乏安全感或精力過剩,適度運動和訓練可以幫助改善。

3. 翻垃圾是尋寶,不是故意搗蛋

垃圾桶裡的氣味對狗狗來說充滿誘惑,翻找垃圾更像是一場「尋寶遊戲」。這種行為並不是故意和主人作對,而是源自本能的探索慾望。養成正確習慣的方法是將垃圾桶加蓋,並提供更有趣的玩具或益智食物。

4. 撲人不是失禮,而是表達熱情

狗狗看到主人或客人時喜歡撲上來,往往讓人覺得「沒有禮貌」。但在狗狗的世界裡,這是牠表達熱情與喜悅的方式。透過耐心訓練,可以讓牠學會用坐下或搖尾巴來替代撲人。

5. 偷吃東西不是貪心,而是天性

狗狗天生有覓食本能,只要有食物出現在牠們觸手可及的地方,就很難抗拒。這種行為並非「故意搶食」,而是與生俱來的生存本能。飼主可以透過固定餵食時間、收好食物,避免狗狗誤食危險食材。

狗狗的覓食行為源自天性,本能驅使牠們對觸手可及的食物難以抗拒,並非故意搶食。圖:istockphoto

狗狗的「壞習慣」其實往往不是牠們故意搗蛋,而是本能與需求的表現。飼主若能換個角度理解,就能找到合適的方法來引導,讓狗狗逐步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同時也能加深彼此的感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鏡頭君捕捉「台北101猛晃畫面」!萬人緊盯動態直播

民視新聞網
02

6.0強震「台北信義區震度4級」 居民聽到地鳴嚇壞!氣象署提醒:注意5.5餘震

CTWANT
03

宜蘭近海「中層6地震」網嚇壞「台北很久沒這麼有感」 日本「這地方」也有2級

太報
04

國家級警報狂響!宜蘭近海規模6地震 多個縣市有感

LINE TODAY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生活話題:鬼月到,禁忌知多少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