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哈佛畢業生成立台灣第一檔「搜索基金」,專門收購二代不接班的公司
試想一個情境,你是白手起家的公司老闆,獲利還算穩定,員工也都跟著你打拼幾十年。美中不足的是,兒女似乎沒有接班意願,自己工作了大半輩子,也想要環遊世界、享享清福。
此時,有個年輕人登門拜訪,看起來說不定還比你的女兒小一點。她說,願意花錢買下你的公司並接手經營。
賣,還是不賣?
黃皖芸就是這個年輕人。她是台灣第一支「搜索基金」(Search Fund)的創辦人,正在找尋能穩定獲利的收購標的。不過,與其說是投資人,她更像在幫自己找一份「執行長」的工作。
什麼是搜索基金(Search Fund)?
搜索基金的精隨在於「搜索」。主要讓有志於經營事業的年輕人,有機會透過外部資金,收購並經營一家中小企業。對於哈佛和史丹佛的MBA畢業生來說,這是常見的未來選項,畢竟搜索基金的概念正出自於此。
1984年,美國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教授H. Irving Grousbeck在哈佛商學院提出「搜索基金」,因為他發現不少MBA的畢業生不想進入職場上班,卻又缺乏創業經驗與資源,才會實驗性地嘗試搜索基金的模式。
實際的運作方式可以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搜索基金的負責人會向投資人(家族辦公室、天使投資人、專門的搜索基金投資人等)募集一筆搜索資金,主要用於支付負責人未來12~24個月的薪水、差旅費用、調查費用等開銷。
第二階段,負責人將會開始全職搜尋適合收購的中小企業,條件通常是穩定獲利、現金流為正,以及目標公司的創辦人想退休或退場。
第三階段,找到合適的公司後,負責人會向同一批投資人或其他投資人募資,用來收購目標公司。在收購完成後,負責人就會逐步成為目標公司的執行長,全面接手經營。投資人則成為股東,等待目標公司的成長並出場。
H. Irving Grousbeck當時就用搜索基金幫助他的創業課程學生籌集資金,並收購了專門印刷保險文件的Uniform Printing——最終以24倍的投資回報出售了Uniform Printing。
現在幾乎美國所有主要的企管碩士課程都會開設搜索基金課程,包括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和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過去10年,搜索基金成立的數量成長了5倍,從2013年的20個增加到2023年的105個。
中小企業接班成為一大問題,「搜索基金」很適合台灣
儘管職涯發展上一直都在投資領域打滾,和大部分台灣人一樣,黃皖芸對「搜索基金」了解並不多,直到2022年到哈佛商學院就讀後,才接觸到這個概念。
她在大學畢業後就進入PChome,從事投資人關係與各種跨國異業合作,到後來進入家族投資企業、再二進PChome的投資部門,參與過廿一世紀數位、保險公司易安網、都市即時預訂平台FunNow、麻布數據科技、行銷科技新創愛酷智能科技等投資案,累積了諸多投資經驗。接著前往哈佛商學院攻讀MBA,在這邊,黃皖芸有了創業的想法。
不過,現實很實際。黃皖芸擁有MBA的洗禮、對比傳產有數位轉型的能力、擁有海外的視野,但如果對一個創業家來說,這些技能可能又不夠全面。換句話說,她可能不擅長從0到1,但可以在1到100的路上發揮所長。
「所以認識了搜索基金後,覺得就回台灣試試看。」黃皖芸說。其實單看營運模式,搜索基金類似小型的私募基金(PE Fund),不同之處在於搜索基金只會投資一個標的,而且對象是中小型企業,而這樣的單一、專注,是吸引台灣中小企業創業家的一個重要關鍵。
根據經濟部發布的《2024年中小企業白皮書》,台灣的中小企業家數在2023年突破167.4萬家,占全體企業98%以上,創歷年新高;更值得注意的則是「經營年份」:經營20年以上的中小企業佔比為28.31%,佔比最高。
換句話說,台灣正面臨中小企業接班的換血大潮中。
不過接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代不想回來接家業、營運模式難以從創辦人腦中交接、擁有外商歷練的專業經理人由於體質不合而難以進入、公司內部不見得擁有領導人才⋯⋯種種因素都成為接班的絆腳石,這正是「搜索基金」登場的時刻。
綻興投資搜索收購對象的3大關鍵指標
目前綻興投資已經從UCLA、MIT、史丹佛、哈佛、陽明交大、台大等相關背景的投資人手中完成募資,並進入第二階段的搜索期。儘管台灣有百萬家中小企業,並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投資,黃皖芸提到幾個關鍵指標:
1. 獲利能力:稅前淨利達到新台幣3,000萬元、獲利率高的企業
黃皖芸表示,如果創辦人本人都無法賺錢,接班人要翻身更是難上加難,因此目標是已經獲利的企業。
以台灣的資本條件來看,營收約在新台幣3億元、稅後淨利3,000萬元的企業規模會是一個理想數字。另一方面,企業的毛利率不能太低、也不能不穩定,例如3%~5%的毛利率代表企業所在產業可能陷入價格競爭,也代表企業的營運體質存在過大風險。
2. 營收品質:不能高度集中某個客戶
其中一個判斷企業獲利穩定性的指標,就是各項營收占比。如果客戶集中度太高,代表企業過於依賴某個客戶,那很可能因為經營人的變動失去人脈關係、進而丟失客戶。
3. 商業模式:B2B類型才具有可預測性
黃皖芸補充,最理想的商業模式是B2B的企業,因為財務易於預測,例如貿易商、B2B的物業管理公司等等,這些無存貨、無呆帳風險,也還沒有寡頭壟斷的賽道,就是綻興投資喜歡的企業類型。
要別人退休,並不容易
但反過來說,中小企業憑什麼相信一個剛從美國回台灣、可能也不懂產業的年輕人?「雖然我不是很喜歡這個標籤,但是哈佛的光環確實是個優勢。」黃皖芸笑著說。
「哈佛的畢業生來找我」、「哈佛的畢業生對我的公司有興趣」可以讓台灣中小企業的創業家感受到另外一種層面的鼓舞,接下來的重點是「誠信和自信」,因為這些胼手胝足的第一代創業家大多有著節儉的性格,因此不能展露出過多的精英感,而是要聽出這個創業家在意什麼、他屬於哪類型的人,並且說服創辦人放手。
黃皖芸補充,先前的投資經歷加了不少分,因為當時接觸的都是創業家,因此該用什麼語言、邏輯和思維和創業家對話,是十分熟悉的一件事情。另外國際拓展的資源、數位化技能和水平管理的能力,也是自己在哈佛MBA獲得的技能,前二者保證公司繼續成長的關鍵,水平管理能力則是經營公司與跨部門溝通的必備技能。
「對我來說,Search Fund就是創業。」因為一旦鎖定標的,她就必須要全心全意地投入一家公司,「可能一做就是10年。」既然如此,那就不只是財務上的投資,也是黃皖芸對於未來人生的一次冒險。
延伸閱讀
【觀點】搜索基金:讓青年創業家一展長才、中小企業順利接班的投資模式
從接班到東山再起,5位大南方創業家的一手經驗
傳承家的味道,邁向百年老店:林聰明沙鍋魚頭的蛻變與創新
從打工仔到社長:年僅22歲的諸澤莉乃,為何能掌舵CoCo 壹番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