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詐騙來勢洶洶 掏空三大手法一次看 謹記「4不口訣」
行政院「普發一萬現金」登記已在昨(5日)正式開跑。刑事警察局示警,民眾應特別注意3種詐騙手法,前已有民眾遭詐團誆稱遭冒名申辦「普發現金一萬元」且涉嫌洗錢,被害人因此遭詐300餘萬元,為此刑事局已組成「打擊普發現金1萬元詐欺」專案小組,再度提醒民眾千萬留意詐團三大手法,以及謹守防詐「4不口訣」。
因目前已有民眾受到「普發現金1萬元」名義詐騙,警方也曾接獲檢舉假冒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發送「普發現金1萬元」的釣魚簡訊,刑事局已通報網站停止解析,並立即循線查獲假基地台設備,而為維護政府的公信力,及防範詐騙集團濫用此美意結合詐騙手法施詐,苦口提醒民眾注意3種手法。
普發一萬現金登記開跑後,警方提醒民眾應特別留意以下3大詐騙手法:
1. 以郵局通知有人冒領普發1萬元開場,隨即將電話轉接至假警察、假檢察官的「假檢警詐騙」。
2. 假稱協助普發1萬元登記或代領,要求寄送提款卡與密碼,或借用帳戶金流操作的「騙取金融帳戶詐騙」。
3. 假冒政府機構名義發送簡訊或連結,以普發現金1萬元、立即登記等字眼誘導點擊,竊取個資與金融資訊的「釣魚簡訊或惡意連結詐騙」。
刑事局也強調,政府不會以簡訊或電子郵件通知領取登入,也不會要求至ATM或網銀操作轉帳,民眾應牢記「不點擊、不填輸、不匯款、不轉傳」防詐4不口訣,一切以官方資訊為準。
警政署也規劃,普發現金正式發放前,必須完成整套安全防範制度,為此,刑事局也已結合各警察機關,組成「打擊普發現金1萬元詐欺」專案小組。
刑事局長周幼偉表示,專案小組將主動蒐報詐騙簡訊、社群媒體帳號、廣告、偽冒網站等資訊,或於接獲民眾報案或檢舉時,將立即通報停斷話、帳號停權及停止解析網站,並指派專責隊立案溯源偵辦,以阻斷涉詐資訊傳遞,並達嚇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