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成衣類股解析】儒鴻(1476)漲停、聚陽(1477)大漲6.3% 產業景氣谷底回升的信號浮現?

優分析

更新於 11月10日10:17 • 發布於 11月07日05:36 • 優分析

聚陽(1477-TW)為全球休閒/快時尚成衣 ODM/OEM,提供設計協作、物料採購、製造到交付的一站式服務,聚焦「快速反應、短交期、品質穩定」。此模式讓品牌可降低庫存與誤判風險,增加彈性補單能力。

不過,即使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沒變,全球消費景氣的下滑以及關稅的紛擾,仍讓公司過去一年的營運量能下降,根據優分析統計的法人預測值系統,2025全年營收估衰退2.47%,核心盈餘衰退13.05%。

再從月營收的循環來看,今年前十月營收仍處於不如市場預期,年增率也處於歷史谷底循環位置。

利空逐漸淡化

直到最近,美國對等關稅底定後,不確定性大幅下降,聚陽自2025年第三季起調升ASP並與客戶議價,關稅分攤比例由先前預期收斂、毛利年減幅縮小;品牌端亦開始調價消化成本。雖第二季受台幣升值與分攤關稅拖累毛利降至低點,但第三季毛利率已回升至22.4%(10/28公布),預期第四季年減收斂,2026年關稅影響可望進一步淡化。

同一時間,同業儒鴻(1476-TW)昨日(11/06)甫公布2025年第三季毛利率亦回升至28%,較上一季的25.65%大幅回升,毛利率與營益率雙雙優於市場平均預期,再次驗證了關稅對獲利的影響逐漸淡化。公司表示,毛利率的回升主要受惠於美元走強、產品組合優化與新台幣匯率穩定。法人預期,若第四季北美與日本客戶補單動能延續,全年營收可望維持中個位數成長,淨利成長幅度有機會達雙位數。

兩家公司營運上的差異

儒鴻與聚陽兩家公司在產品策略與市場定位上雖屬同業,卻呈現「防守與進攻」的分野。聚陽以快速反應與彈性供應鏈見長,主攻快時尚品牌客戶,強調穩定接單與風險控管;儒鴻則透過研發差異化的機能布料與提升附加價值的產品組合,追求毛利率的成長空間。

展望2026年,法人預期若美中貿易關稅維持現況,且全球服飾通路庫存逐步去化,成衣代工雙雄儒鴻與聚陽營運表現有望同步回溫。不過,業界仍需留意全球消費力復甦的速度、運費與原料價格波動,以及新一輪關稅談判進展,這些因素都將左右成衣供應鏈下一階段的獲利走勢。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復牌剛滿月!「芝蔴街美語」母公司爆違約交割 韭菜慘翻車

三立新聞網
02

華碩用戶注意!大量路由器遭駭客攻擊、台灣被點名受害最多

自由電子報
03

獨家/國光客運又傳欠薪? 司機爆料:連輪胎、洗車耗材都沒錢!

三立新聞網
04

只紅一天!AI泡沫疑慮未消 美股、台指期盤後暴跌

民視新聞網
05

降息恐延後澆熄市場信心 台股大跌800點 台積電死守1400大關

鏡報
06

全支付疑遭盜刷 金管會:非內部系統異常 39件遭釣魚詐騙

anue鉅亨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