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高市早苗的日本,是否能為印太戰略帶來新方向?
2025 年 10 月,高市早苗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女性首相。這場政治更迭不僅象徵性別突破,更代表日本在地緣政治轉折期中的戰略再定位。作為自民黨內最具「經濟安全」色彩的政治人物之一,高市長期推動以科技為核心的國家安全戰略,她的上任正逢科技地緣政治成為印太強權互動的主流、同時川普的美國由非傳統多邊主義機制退卻之時,高市的日本,是否能夠在未來維持印太四邊安全架構(QUAD)的同時,也為印太戰略帶來新的方向?
做為安倍派的要角,以及安倍晉三政治路線的繼承人,高市早苗經濟安保大臣的背景、同時做為積極推動經濟安全保障的自民黨政調會長經歷,曾主導《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的制定,建立關鍵技術投資審查與供應鏈保護機制,主張日本的安全和成長,必須在新興科技上制定爭取規則和標準的主導權,特別在半導體、AI、量子、通訊等前沿領域確保技術優位,並在上述領域進行「戰略性的危機管理投資」。
川普政府喊「美國優先」,恐將動搖四方安全架構
高市政權以經濟安保導向的外交方向,在傳統軍事同盟之外,也強調以產業網絡和規則合作維繫日本與其他區域強權及主要盟友的關係。以科技為核心確保經濟安全,並以技術合作維持戰略穩定,符合Quad 3.0轉向新興科技為議題發展核心的戰略方向。
川普重返白宮後,美國外交重新回到「美國優先」軌道,對多邊體系的支持趨於保守;Quad 的政治動力受到擾亂,合作方式也可能出現變化。架構內最不穩定的美印雙邊關係,因關稅以及對俄輸送能源等議題發生摩擦,而出現間隙。同時,東南亞國協(ASEAN)內部,也因為中國的崛起,開始形成更強固的傾中陣營;美國在經貿、文化、外交等層面對於東協國家的影響,也開始出現明顯的衰退;東協內部開始出現「親中 vs 親美」的分裂態勢。
經濟安保外交轉向,以科技合作穩定印太秩序
高市和川普的初會面和熱烈互動,以及隨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賽斯及日本防衛相小泉進次郎的會面,彰顯並穩固了日美同盟在印太安全架構的核心地位,有助於高市國安團隊在「自由且開放的印太(FOIP)」方針下,持續推動現有的「四大支柱」:尊重主權與法治、經濟繁榮、連結性與安全保障、海洋自由,協助穩定印太架構;同時,日方也能在此基礎上,與東協包含「海事合作、聯通性、永續發展、經濟等合作」等四大方向的「印太願景(AOIP)」對接。
透過科技合作平台,日本很有潛力同時拉住Quad和東協這兩個多邊架構;一方面,日本在 QUAD 框架內持續推進資安、半導體供應鏈與關鍵科技標準合作;另一方面,日本持續以DFFT(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可信資料自由流通)與正在談判的 DEFA(東協數位經濟框架協定)對接,將資料治理、AI 倫理與跨境雲端標準輸出至東協市場,並以科技治理作為區域整合的中立論述,把 QUAD 的安全理念轉譯成東協可接受的發展合作。
日本拉攏多邊架構,台灣角色日益關鍵
在供應鏈方面,日本加強與印度的電子元件製造、封測與礦產合作,並推動企業在印度設立產學研發中心。數位與資安方面,日本提出「印太 ICT 走廊」,支援東協的 5G/6G 建設與資安人才培訓,以技術實踐 DFFT 的原則。基礎設施與海洋安全則透過 JICA 的援助計畫與 ODA 專案,提供通訊衛星、雷達系統與防災訓練,使傳統安全合作與科技韌性相結合。
日本多年來和周邊地域形成的制度化互動,適時地成為了穩定地區架構的基石。在這個架構下,台灣的角色日益重要。高市在東協—日本峰會上公開指出「台海和平穩定對區域安全不可或缺」,並重申台日半導體與科技合作的重要性。未來,台灣應以現有之GCTF(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為本,持續加強與日本、美國合作,同時擴大其他可能的參與方式,將我方之技術與治理經驗,透過包括 GCTF在內的雙邊或多邊網絡,在新科技地緣政治的時代發揮更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