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川普威脅要出兵非洲!痛批「奈及利亞未阻止基督徒被殺」,《紐時》剖析背後真相:只是土地糾紛,不是宗教戰爭啦

風傳媒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吳辰君
2025年11月2日,奈及利亞路上小販拿著報紙,頭條寫著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奈國的貼文:「停止殺戮,否則就接受軍事制裁」。(美聯社)

奈及利亞正深陷血腥的安全危機,超過 8,000 名平民今年在衝突中喪命,政府卻束手無策。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突然決定插手,將這場危機定調為「奈國基督徒遭伊斯蘭團體圍剿」,並撂下狠話:「若奈國政府再不採取行動,美國將在當地部署軍隊、甚至發動空襲」。

這番言論立即引發奈國政府的強烈反彈,痛斥川普是在「創造虛假敘事、煽動分裂」。《紐約時報》引述專家說法,稱奈國血腥衝突背後是土地掠奪、而非單純宗教屠殺。雖然川普的指控不全然正確,甚至有引發內戰的隱憂,卻意外撬動奈國民眾的矛盾心態:面對本國政府貪腐無能,川普的強硬介入,能否逼迫政府更積極打擊國內暴力?

川普威脅:基督徒被屠殺,奈國政府不管、我就開炸!

據兩名知情人士向CNN透露,川普 10 月 31 日在前往佛羅里達的專機上觀看福斯新聞(FOX),電視台正在報導奈及利亞的伊斯蘭團體視當地基督徒為攻擊目標,這讓川普感到憤怒。在專機降落不久後,川普拿出手機、不吐不快,在自家社群媒體 Truthsocial 寫道:「基督教在奈及利亞正面臨生存威脅,成千上萬的基督徒被殺害,激進的伊斯蘭分子應該為這場大規模屠殺負責!」

奈國基督徒的困境於是成為川普整個週末關注的焦點,川普直接要求國防部長「做好採取行動的準備」、美國將「火力全開」地進入奈及利亞。甚至警告奈國政府領導人,若不「迅速採取行動」制止針對基督徒的暴力行為,美國將在奈及利亞部署軍隊或發動空襲。

《紐約時報》稱,川普這番言論立即引發奈國高層集體反擊。奈國外交部長杜加爾(Yusuf Tuggar)嚴詞呼籲美國應支持奈及利亞的民主,「而非試圖分裂我們,將我們變成一個失敗國家」。他警告,川普的言論恐煽動奈及利亞內戰,癱瘓這個非洲最大的經濟體。他說:「我們不想成為下一個利比亞、下一個蘇丹,將奈及利亞推向深淵不符合世界其他國家的利益。」

奈國新聞部長伊德里斯(Mohammed Idris)則駁斥「基督徒遭迫害」的說法是「虛假、毫無根據且具有分裂性的」。他引用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的數據強調,奈及利亞擁有超過 9,000 萬基督徒,是全球最大的基督徒人口所在地之一,與墨西哥、菲律賓相當,「基督教在奈及利亞既沒有受到威脅,也沒有被邊緣化」。

多年來,奈及利亞基督徒的困境一直是美國保守派的焦點。一位熟悉川普想法的消息人士告訴 CNN,這些威脅意在「看看奈及利亞會作何反應」。消息人士指出,這是一種「交易藝術式」的策略,且已經達到預期效果:「多虧川普的貼文,伊斯蘭主義團體的行動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此外,在川普貼文發出後,美國非洲司令部一小隊人員被迅速召回,討論可能的應對方案。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1 日也表示,五角大廈正在「準備採取行動」,但具體內容尚不清楚。

2025年11月2日,奈及利亞當地報紙頭條寫著美國總統川普針對奈國的貼文:「停止殺戮當地基督徒,否則就接受軍事制裁」。(美聯社)

暴力真相:農牧民爭土地,血腥衝突不分基督徒、穆斯林

但川普對奈國基督徒受屠殺威脅的指控,是真有其事嗎?《紐約時報》引用獨立監測團體最新數據,2025 年奈及利亞有超過 8,000 名平民被殺害,無論信仰為何。分析人士表示,沒有明確證據表明奈國基督徒遭受襲擊的頻率高於其他宗教群體,更遑論存在「種族滅絕」的企圖。這些暴力的起因主要來自於「土地糾紛」——在許多基督徒被殺害的中部地帶(Middle Belt),基督徒農民(主要來自蒂夫族和貝羅姆族)與穆斯林牧民(主要來自富拉尼族)爭奪土地和水資源,而演變為血腥的土地掠奪。

也就是說,奈及利亞基督徒並沒有被特別針對;無論信仰,弱勢奈及利亞人都被迫忍受襲擊。川普的指控忽略了奈國內部錯綜複雜的暴力狀況:伊斯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在奈國東北部進行恐怖活動、西北部也有擄人勒贖的土匪、東南部則有分離主義衝突在肆虐、中部地帶有傭兵槍手在遊蕩。

不可置否的是,針對基督徒的攻擊事件,的確引發世界各地宗教團體的持續關注。例如 2018 年一名遭博科聖地綁架的 15 歲基督徒少女沙里布(Leah Sharibu),成為美國基督徒的集結口號。2025 年 6 月 13 日,在奈及利亞以基督信仰為主的貝努埃州(Benue),發生了約 200 人遭武裝分子殺害的事件,是奈及利亞近代史上單日最嚴重的大屠殺;由於大部分受害者是當地天主教團體接納的流離失所者,這也讓教宗良十四世發聲譴責這場「可怕的大屠殺」。

然而,在奈及利亞最大城、經濟及金融中心拉哥斯(Lagos)也擁有大量基督徒,情景卻完全不同。在川普週末發文威脅後,拉哥斯一位石化工程師瓦萊(Ole Wale)週日早晨正與其他的基督徒和平地做禮拜。32 歲的瓦萊先生說,美國總統和他的盟友閱讀了太多「浮誇」的社群媒體貼文:「說什麼奈及利亞反對基督教、對基督徒心存警惕,這都不是事實。」

相較之下,奈及利亞穆斯林受到的關注就少得許多,但同樣有數萬人被殺害,博科聖地等極端組織仍在掠奪穆斯林社區。在貝努埃州 200 人大屠殺事件後一個月,以穆斯林為主的西北部贊法拉州(Zamfara)也發生了嚴重的擄人勒贖案。共 54 人遭綁架,數十名人質 7 月付清贖金後,仍被綁匪殺害或餓死,只有 22 人活下來。綁架事件的倖存者表示,有些人直接被殺害、有些人被綁著好幾天,在傾盆大雨的森林中活活餓死。

盜用安全資金、出售武器給壞人⋯政府太無能,人民只能寄望川普介入?

雖然川普將奈及利亞基督徒死傷完全歸咎於伊斯蘭團體並不準確,但奈國政府在應對衝突方面確實顯得無能。國際特赦組織指出,在總統提努布(Bola Ahmed Tinubu)2023 年上任後,中部地區的殺戮「完全失控」,其中兩個州有 9,300 人被土匪殺害。川普發文當天,提努布也在社群媒體上表示:「奈及利亞堅定地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受憲法保障宗教自由的統治。」《紐約時報》指出,提努布之所以贏得 2023 年大選,部分原因是他承諾解決奈及利亞的安全危機。2025 年,提努布政府聲稱已經「消滅」了超過 1 萬 3,500 名恐怖分子。

然而,一些奈及利亞人表示,提努布政府的安全部隊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助長殺戮。國家安全顧問里巴杜(Nuhu Ribadu)指控,軍隊和警察存在貪腐行為,將武器出售或租賃給「壞人」,導致輕型武器在國內擴散,嚴重威脅國家安全。安全分析師也警告,奈及利亞今年的暴力程度僅次於蘇丹和索馬利亞這兩個非洲最慘烈的戰區;當局應該起訴更多的犯罪者,並追究政府官員的責任。分析師阿達姆(Kabir Adamu)表示:「沒有一個人對這些安全漏洞負責。甚至連一份調查質詢都沒有、沒有人問:『這是在你的監督下發生的,你為什麼允許它發生?』」

分析師補充,更糟糕的是,許多原本用於支付安全措施的政府資金被頻繁盜用,本應負責保護社區免受攻擊的官員們也從未被問責、面臨後果,腐敗問題雪上加霜。2024 年,國家統計局局長曾公布當年有超過 60 萬人被謀殺的數據,卻被當局短暫拘留。局長後來撤回報告,改口聲稱統計局網站遭到駭客攻擊。

此外,人權組織和分析師表示,當前發生在農民與牧民之間的血腥衝突,正迫使大量農民放棄農田;奈及利亞在經歷上個世代最嚴重的經濟危機掙扎後,終於在 2024 年實現溫和經濟成長,若農作活動減少,經濟威脅將再次浮上檯面。(推薦閱讀)傳川普施壓非洲國家代美接收無證移民 奈及利亞率先表態拒絕

面對內外交迫的危機,部分奈及利亞人,如首都阿布加(Abuja)的 35 歲企業家康福特(Bianca Comfort),反而對華府的介入抱持希望,期待川普的壓力能迫使政府更積極地打擊恐怖組織,避免像博科聖地這樣的組織再次崛起。這與官員擔憂外來干預可能導致國家崩潰的深層恐懼,形成強烈矛盾的對比。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國際相關文章

01

海鷗肆虐釀188死、鳳凰颱風接著來 菲律賓宣布進入災難狀態

TVBS
02

京都嵐山竹子遭塗鴉!當局擬「砍部分竹林」 日媒直擊外國客闖私宅

TVBS
03

26歲青年死後…韓「倫敦貝果」爆逼迫員工自願離職 僅3%能領失業給付

太報
04

200萬年「冰河水」晶瑩剔透!他用杯子撈來喝 下秒就出事

三立新聞網
05

女兒邀43歲母赴舞會「媽媽竟與14歲舞伴產子」 手機曝光露骨影像!

鏡週刊
06

德川家康後代po對比照自嘲「長得像祖先」 網驚呼:將軍大人

太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