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工研院建議三階段佈局 助臺搶攻無人船全球供應鏈

中華日報

更新於 18小時前 • 發布於 18小時前
全球無人船市場規模。(工研院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工研院舉辦的「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其中產科國際所分析師洪于展在「全球無人水面載具產業探索」專題演講中指出,臺灣四面環海、具備國防自主需求與全球航運能量,加上自有造船產業基礎、並有通訊與半導體優勢,將有利臺灣廠商與國際供應鏈形成良性產業生態鏈,他建議臺灣可採三階段佈局策略。

包括鎖定核心模組供應—聚焦高階AI控制模組、加密通訊鏈、模組化酬載等關鍵次系統,定位為「系統整合商」而非單純載台供應商的角色切入全球供應鏈。善用民用市場練兵—利用離岸風電維護、海上測繪、智慧港口巡檢、離島運補等非軍事應用場景,累積運行可靠度與維保數據,將民用技術反饋至其他應用。參與國際法規制定—應透過多方管道,積極參與IMO等國際組織的無人船法規與標準制定,提前為臺灣產品佈局未來國際市場。

隨地緣政治升溫與供應鏈重組推動,無人水面載具(USV)正由軍工小眾產品轉向海事數位化與國防科技的核心技術。憑藉自主航行、模組化酬載、高續航與低運行成本等優勢,USV 應用已從科考與港口巡檢擴大至軍事偵察、反潛與蜂群戰術,成為海權國家發展重點。Mordor Intelligence 預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 22 億美元,並由軍事需求與 AI 驅動持續成長。

在軍用層面,美國海軍2019年成立「水面發展中隊」(SURFDEVRON),以無人艦隊支援遠海作戰;中國則強化海軍無人蜂群部署並擴大相關預算,顯示無人化作戰能力已成新一輪軍備競賽焦點。非軍事市場亦快速擴張,包含離岸風電維護、海上緝毒巡邏、海上測繪、無人運補、協同救災 等多元場景,軍民雙用特性使USV技術向載台彈性化、酬載模組化、AI 自主決策、高頻寬抗干擾通訊等方向加速演進。國際海事組織(IMO)已啟動無人船操作與法規進程,未來有望帶動無人商船、智慧港埠與海運金融等新商業模式成長。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健保新制小資族恐首當其衝 拆單避稅行不通了

經濟日報
02

普發一萬來了!「1縣市」加碼抽獎 最高獨得百萬

EBC 東森新聞
03

新住民包租婆3/銀行是最重要的朋友! 越南媳婦靠信用養成術滾出北市3房

鏡週刊
04

利息+股利+租金等年收逾2萬都要繳!補充保費改革沒納資本利得? 衛福部這樣說

新頭殼
05

明年滿65歲才能領勞保年金!試算60、65、70歲月領多少?他延後請領卻悔嘆:浪費最有活力的5年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6

00878、006208、00980A...11月ETF配息出爐!半導體ETF 00891最令人驚豔

商周財富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