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家暴悲劇一再上演 哪項措施能真正防止再犯?

LINE TODAY

發布於 07月09日00:30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受害者的命運該由誰守護?新北土城街頭,一場駭人的命案震驚社會,一名家暴加害人不滿法院核發保護令,竟痛下殺手,當街奪走妻子與小姨子的性命。血淋淋的現場,不只撕裂了一個家庭,也凸顯目前家暴防制體系尚需檢討,並給予更妥善的加固。

從法律條文到實際執行,受害者等待的往往不只是一紙保護令,而是真正能防止加害人再犯的機制。電子腳鐐、即時通報、加重刑責、高風險名單追蹤……這些看似可行的措施,哪一項才是真正能落實、能救命的關鍵解方?你怎麼看?

LINE TODAY在首頁進行「你認為哪些措施,能有效抑制家暴加害人再犯?」網路投票,截至7月10日中午12時有超過3.9萬名網友參與,選擇「強制加害人配戴電子腳鐐,進行即時定位監控」佔27.1%、選擇「建立即時通報系統,受害人可馬上接收警示訊息」佔19.69%、選擇「提高違反保護令的刑罰與處罰力度」佔18.25%、選擇「設立家暴高風險加害人名單,強化追蹤管理」佔9.73%、選擇「保護令結束後,應持續追蹤並評估加害人風險」佔7.41%、選擇「強制加害人接受心理輔導與行為矯治」佔6.01%、選擇「提高社會大眾對家暴的認知與教育」佔4.54%、選擇「加強警方巡邏及家訪頻率」佔4.3%

不少網友直接點出自身經驗,控訴保護令根本沒有實質作用。有一名網友寫道:「我家就是家暴家庭,3月才拿到保護令,4月對方就違反規定,警察來了還說『你沒受傷,別鬧了』,然後叫我走。」也有人無奈表示:「小孩都被嚇哭了,法官還說沒錄到動手就不算,這種法律我真的呵呵。」這一派網友對制度幾乎已經不抱希望,覺得被害者永遠只能自己逃、自己躲,甚至有人說:「最後會被打死,還不如拖他一起走。」在他們眼中,法律只是照本宣科、執法人員冷漠應對,而真正面對暴力時,沒有任何一套機制能夠即時站出來保護人。

另一派網友則認為,不應把一切問題簡化為「執法人員處理不當」,而是應該從制度設計本身檢討漏洞,升級技術與流程。有人指出:「保護令要配電子腳鐐,A+B雙組裝置,當加害人接近時要能即時警告受害者,也通知警察。」、「最好還要加蜂鳴器,靠太近就尖叫,嚇阻效果才會出來。」也有建議從根本安置受害者,例如入住社會住宅、匿名住址、與加害人徹底斷聯。「人如果找不到,自然無法再施暴」,這派網友相信制度還是有修補空間,問題在於太多防線設計得不夠貼近實際、沒做好即時反應,也缺乏跨單位協作與追蹤。

LINE TODAY「你認為哪些措施,能有效抑制家暴加害人再犯?」投票活動已結束。最終投票結果與更多網友意見也歡迎上投票頁面查看。想表達個人看法與觀點,想與不同人參與主題討論,歡迎上LINE TODAY焦點,每日一投讓你重要議題不缺席,暢通同溫異溫層。你的一票就是啟動對話的開始。

更多國內相關文章

01

日本1電器過不了海關!出境全遭丟棄原因曝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快訊/高雄工安奪命!量測作業不慎滑落又慘遭鋼筋擊破頭 33歲女斷魂

三立新聞網
03

台中手搖飲大亨公園吊單槓摔癱 逆轉勝!確定獲國賠162萬

壹蘋新聞網
04

台大2狼醫涉性侵病患、性騷女同事 懲戒結果出爐

民視新聞網
05

新版財劃法爭議 朱立倫:公式設計確有瑕疵

中央通訊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58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