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偉被打擊率僅1成、保送率卻超過10% 葉總:慢慢修正回來了
28歲的味全龍投手陳冠偉堪稱是中職近年來壓制力最穩定的終結者,自從2021年隨著球隊進軍一軍賽季以來,有3個球季的防禦率低於2、4個球季的每局被上壘率在1以下,但今年球季的投球內容數據呈現更畸形的變化,對手打擊率低到只有0.108,但保送率10.9%卻比過往最高的一季,高出近4個百分點。
陳冠偉本季出賽41場,投39.1局,投出16次四壞球竟比被敲出14支安打要多,挨打率低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被打擊率0.108與BABIP(場內安打率,代表投手所投出的球,被擊進場內形成安打的機率,公式為[安打-全壘打]÷[打數-三振-全壘打+犧牲飛球])0.118都是相當誇張的數字。
整個聯盟中,投超過20局的投手中,被打擊率次於他的投手是中信兄弟鄭浩均的0.174,BABIP次於他的是中信兄弟伍立辰的0.217,差距都非常大。過去陳冠偉單季最佳被打擊率是2022年的0.165,最佳BABIP則是2021年的0.204,本季數據進化程度非常驚人。
但在保送率方面,陳冠偉的10.9%在聯盟所有投超過20局的投手中有72人比他更好,過去他單季最差的保送率是2022年的7.2%,控制水準是有明顯下降的。
「他最近應該會稍微修正過來。」談到陳冠偉被打擊率超低,但保送率太高,味全龍總教練葉君璋說,「他球季前去日本的時候做了一些調整,下半身的運用稍微影響了出手的準確度,不過這陣子有調回來一點。」
相較於去年,陳冠偉在配球上最大的不同是拿手的指叉球比例為21.4%,比去年少了5.4%,但指叉球出手120次,只被敲1支安打,被打擊率僅0.029,揮空率仍有40%,葉總卻說,「那是因為他今年的指叉球經常都是壞球,對手按照之前的對戰經驗來打,自然是打不太到。」
然而陳冠偉本季防禦率1.60、每局被上壘率0.76都是聯盟頂尖數據,投球機制變得畸形後,內容更好,但葉總並不是這麼看的,「我們常說,控球越不好的投手,越難打,冠偉不應該是變成這種的。」
就以指叉球來說,葉總認為,「過去他在搶好球數,或是投決勝球時,可以把指叉球投到好球帶難打的位置,但今年比較沒辦法,你今年人家還不太習慣,之後就難講了。」整體來說,認為陳冠偉今年的投球型態長遠來看並不理想,還是得修正回來比較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