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綁外傭就能釋放女性勞動力?王婉諭批賴清德政策謬誤:加深性別刻板印象
大罷免落幕,民進黨啟動「四個調整」,總統賴清德接受專訪時,說要延續前總統蔡英文「 0-6 歲國家一起養」的政策,幫忙年輕家庭照顧老的、小的,而為了釋出女性的勞動力,將放寬「外籍家庭幫傭」的條件,讓僅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也能申請。對此,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昨(10)日於個人臉書上表示,如果總統治理國家的方式,是看到一個問題就拋出一個解方,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麼政策的矛盾與衝突只會越來越多。賴清德的治理思維,讓她不禁想問「國家對於托育照顧的施政主軸到底是什麼?」
王婉諭指出,賴清德此話一出,婦女、托育相關團體一片譁然,自己身為四個孩子的媽媽,很明白家務、育兒兩頭燒常常讓人崩潰,所以也曾短期聘請過家庭幫傭,但是,「聘僱家庭幫傭」與「釋出女性勞動力」之間的因果推定,她始終想不通。
王婉諭認為,把「釋出勞動力」鎖定在「女性」,等於再一次把孩子的主要照顧責任綁在女性身上,排除了男性、祖父母或其他照顧者的可能。而這樣的說法強化了女性就該帶孩子的性別刻板印象,與「釋出女性勞動力」的方向剛好相反。依以往規定的使用情境,常見是有 2-3 名以上子女的家庭聘用幫傭,但主要照顧者仍在身邊,幫傭多半扮演「家務助手」,以分擔家務為主,而不是要求他們獨立承擔幼兒照顧。
現行規範對幫傭訓練要求不足 難獨立負責幼童照顧
王婉諭表示,如果政策預設只要有幫傭,主要照顧者就能投入職場,那他們的實質功能就近似「居家托育」人員。那麼在這種假設之下,現行對幫傭的訓練要求就很明顯的不足。根據現行規定:外籍家庭幫傭只需8小時講習,內容以聘僱管理、勞動權益、衛生防疫為主,完全沒有托育專業訓練。而這樣的能力要求,很難獨立負責幼童照顧。
王婉諭提到,更矛盾的是,政府一方面修「兒托法」限縮托育人員資格,另一方面卻鼓勵家庭以幫傭承擔托育,根本就是在替不夠專業的托育人員開大門。「總統親自跳下來提出這麼具體的政策當然不是不行,問題是,以總統的高度,必須要全面性的來檢視托育政策,而不是看到一個問題就開一個門,且前後邏輯還不一致。」
王婉諭解釋,這也是為什麼,婦女與托育相關團體在第一時間提出質疑,如果政府真的要落實「0-6 歲國家一起養」,就該強化公共托育與專業支持,而不是把責任丟回家庭,要家長自己去找幫傭。更何況家庭幫傭不是公共化資源,政府不會依條件提供補助,也無從要求與檢核照顧品質;在支出上幫不上忙、在品質上也無法把關,這與「國家一起養」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馳。(推薦閱讀)柯文哲同車陳智菡恐再被押?媒體人揭北檢抗告「文字遊戲」:法官這話說得很明
王婉諭喊話,要談托育政策,不要只用「女性勞動力」這個冰冷的指標,也不要陷入倉促拆彈式的拼貼治理,更何況現在連具體的數字都還沒看到,請政府從家長的真實處境與孩子的真實需要出發,提出托育照顧的國家願景:擴大公共托育、補足專業人力、完善品質監理,讓每個家庭都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