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子宮內避孕器安全? 從格陵蘭事件看子宮內避孕器風險

NOW健康

更新於 10月08日22:18 • 發布於 10月09日02:00 • 辰蘊如 報導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丹麥總理日前為一起延續數十年的醫療暴行正式道歉。這是發生在1960至70年代間,超過四千名格陵蘭女性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強制植入子宮內避孕器,其中最年輕的受害者僅有13歲。這起以人口控制為名的政策,導致許多女性終生不孕,留下難以癒合的身心創傷。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吳成玄醫師表示,這個歷史事件再次提醒我們,醫療選擇中「知情同意」的重要性,也讓現代女性更加關注子宮內避孕器可能帶來的健康影響。

歷史悲劇的醫療省思 避孕器的風險真相

吳成玄醫師指出,子宮內避孕器雖然是高效的避孕方法,成功率超過9成,但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健康風險,例如,子宮穿孔是最嚴重的併發症,一年內發生機率約為千分之2。

吳成玄醫師提醒,產後6週內植入的女性,穿孔風險竟高達一般情況的7倍;除穿孔外,避孕器脫落也相當常見,五年內約有5%的使用者會遇到此問題,年輕女性的脫落率更高,就可能導致意外懷孕。

感染風險主要集中在植入後的前3週,雖然整體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可能引發骨盆腔發炎等嚴重後果。吳成玄醫師建議,月經改變是最常見的副作用,銅製避孕器可能讓經血量增加、經痛加劇,而荷爾蒙型避孕器則可能造成月經不規則,還是要多加留意。

理性選擇避孕方式 充分了解風險與效益

面對這些潛在風險,女性在選擇避孕方法時需要更加謹慎。吳成玄醫師建議,植入前應進行完整評估,包括排除懷孕可能、檢測感染風險,以及詳細說明所有可能的副作用;並提供充分的術後追蹤,定期檢查避孕器位置、學會自我觀察異常症狀,都是確保安全使用的關鍵。

格陵蘭的歷史悲劇告訴我們,任何醫療決定都不應在缺乏當事人同意下進行。現代女性有權獲得完整、客觀的醫療資訊,並根據自身健康狀況、生活型態和未來規劃做出最適合的選擇。吳成玄醫師建議雖子宮內避孕器確實是有效的避孕工具,但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唯有在充分了解風險與效益後,才能做出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決定。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台灣實力全球矚目 LBV裸視美白內障老花創新複合療程
▸硬皮症影響超出想像! 情況嚴重恐造成器官硬化、衰竭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