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石崇良接衛福部長》敢改革、善溝通... 醫界:他早就是賴總統口袋名單

信傳媒

更新於 3小時前 • 發布於 3小時前 • 陳稚華
石崇良即將接任衛福部長,以深厚行政經驗與改革魄力,被視為健保與醫藥政策推動的重要關鍵人物。(攝影/陳稚華)

大罷免過後,內閣改組人事預計28日公布,不過人選大致確定,衛福部長今(27)日傳出由現任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消息一出,許多醫界人士紛紛表達高度肯定與支持。

石崇良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1998年7月至2007年6月30日擔任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並先後擔任行政院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綜合規劃司司長、衛福部主任秘書、醫事司司長、衛福部常務次長,醫政經歷完整。

有醫界高層向《信傳媒》透露,其實石崇良早在去年就被列入部長接班人選。「當時前衛福部長陳時中曾推薦薛瑞元,但賴清德有所保留,陳時中遂提出石崇良作為第二個方案。因此,賴清德其實很早就知道石崇良是候選人之一。雖然賴與陳時中互動並不密切,但仍認可石崇良在專業上的表現。」

也有另一名醫界人士表示,「石署長溝通能力強,在大罷免後,需要一個藍綠都能接受的人選。」

衛生行政資歷完整、無明顯政黨色彩

對此,台北秀傳醫院院長鄭丞傑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指出,石崇良不僅行政經驗完整,更具改革魄力與專業判斷,且少有政黨色彩,因而成為總統賴清德與行政院長卓榮泰的重要考量人選。

鄭丞傑強調,石崇良的行政歷練堪稱非常完整,幾乎歷任衛福部核心業務單位都熟識,雖曾在邱文達部長任內遭降職,但正因如此,他對整個衛生體系的業務瞭若指掌。他進一步指出,衛福部現今面臨健保財務、醫療人力及長照等多重挑戰,急需一位熟悉業務、能迅速進入狀況的領導者,而石崇良無疑符合條件。

鄭丞傑也認為,石崇良的最大特色就是「敢改革、敢承擔」。他舉例,台灣能成功推動細胞治療的《特管法》,就是因為石崇良拍板承擔,才讓台灣在國際間走在前端。之後相關的再生醫療「雙法」也在他的主導下過關,展現推動創新的能力與魄力。

「如果不是他,根本沒人敢扛責任。」鄭丞傑直言,石崇良的風格與部分偏向保守的醫界人士不同,更接近外科醫師「快、狠、準」的性格,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決斷。

另一個優勢,是石崇良幾乎沒有政黨色彩。鄭丞傑表示,他的專業形象讓藍營也不易反對,「他不是因為政黨,而是基於專業做決策」。在當前藍白勢力牽制的政治環境下,這樣的特質反而是優勢,能減少不必要的對立。

醫界關係良好、重視溝通…醫界分析石崇良「3大優勢」成關鍵

鄭丞傑強調,石崇良與醫界關係向來不錯。過去擔任司長時,即便遇到醫界抗議,他總願意親自站出來溝通,展現協調與傾聽的態度。

他也舉例,石崇良曾主動關心健保與醫療制度的落差,「例如日間化療越來越普及,但保險給付卻仍要求病人必須住院過夜,造成醫護額外負擔。他認為應該由保險端配合醫療進步,而非讓醫療倒退。」對此,鄭丞傑讚許石崇良不僅敢於提出問題,也願意向主管機關爭取,突顯其改革與前瞻思維。

綜合來看,鄭丞傑總結石崇良適任的3大理由:

1. 衛生行政經驗深厚:熟悉衛福部各項業務,並具推動改革的成果。

2. 能改革創新、有魄力、執行力強。

3. 專業取向、無政黨色彩:願意和醫界溝通、不會擺官架子,跨黨派接受度高。

「他是一個很適合的人選。」鄭丞傑強調,除了專業與經歷,石崇良的人格特質與醫界互動,也讓他成為值得期待的新領導者。

石崇良被視為健保改革關鍵推手

東亞政經塾顧問丁旗源,擁有超過20年立院經歷及醫療政策,在接受《信傳媒》電訪時也指出,石崇良兼具政策熟悉度與溝通協調能力,是減少政策阻力的關鍵人選。

丁旗源表示,石崇良長期服務衛福部,自衛生署時期至今,對醫藥政策及藥師制度相當熟悉。「他曾在推動藥事改革政策時,面對各方利益衝突與複雜挑戰,成功協調各方意見,使改革順利進行,展現其卓越的溝通能力與行政手腕。」

此外,丁旗源認為石崇良能在藍綠陣營中被接受,不易被貼上政治標籤,使政策推動更為順暢,也降低了外部政治攻防的影響。「相較於新上任的人選,石崇良對衛福部業務的熟悉度和理論能力更高,是一位可迅速上手、有效推動政策的人選,對當前健保及醫藥政策問題的解決具有正面效應。」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也表示,石崇良具健保署的行政經驗,比其他學者或新上任部長更能迅速理解健保及藥政問題,並有效行使處置權與決策權,讓健保政策與時俱進,對於藥界及基層藥師來說,是可期待的領導人選。

護師工會5大訴求盼新部長重視基層聲音,落實具體政策

對於新任衛福部部長石崇良即將接任,台灣護師工會也表達高度關注,直言「我們要的不是口號,而是具體行動」。

護師工會顧問陳玉鳳接受《信傳媒》訪問時指出,護理環境長期未獲改善,新部長必須正面回應5大核心訴求,包括:

1. 三班護病比入法:不再讓護理師被迫超量照顧病人。

2. 合理工時與工資:加班應精算至分鐘,每一分付出都必須被尊重。所屬部立醫院,應優先調整醫院獎勵金比例,不可再是醫師佔70%以上,應合理分配。

3. 職場安全保障:醫療暴力防治、災害出勤規範,必須明確落實。

4. 健保護理費透明:該屬於護理師的資源,應直接落到護理人員身上。

5. 強化醫療機構法遵:提高罰則、加強督導,確保制度真正執行。

陳玉鳳強調,希望新上任的部長要看見護理團體的改變,增加工會存在,「不是只有全聯會、台灣護理學會、同時還有護理工會的存在,衛福部所有會議開會討論的時候,都應該把全國性的護理產業工會納入(例如健保會),傾聽和看見基層護理人員的需要。對於護理環境改善的迫切性,不要再重蹈前部長錯誤。」

延伸閱讀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78歲阿嬤「可樂湯圓八寶飯」吃到命危 保命後急討:醫生我要可樂

壹蘋新聞網
02

處暑又逢鬼門開 5類人要當心!穿這2色衣服恐衰運連連

健康2.0
03

他每年照X光竟肺癌末期 醫:千百顆滿天星到處轉移了

ETtoday新聞雲
04

耗電元兇!台灣人用電鍋「常見1壞習慣」還會吃進一堆細菌

造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早睡才是真女王

揭示規律作息對健康的關鍵影響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