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不喜歡還是要相處,怎麼辦?」職場的人際關係:達到基本就給一百分

三采文化

更新於 2024年11月22日09:12 • 發布於 2024年11月24日23:00

文/《大人學做事做人:做事,才是職場做人的根本【大人的Small Talk 2】》張國洋 Joe、姚詩豪 Bryan著

達到基本就給一百分,其餘都是加分
「就算不喜歡還是要相處,職場的人際關係怎麼解?」

記得有位學生跟我抱怨,說他的老闆是個很冷漠的人,從來不鼓勵員工、也沒有任何工作外的交流,不像其他老闆會請員工吃飯,與下屬打成一片。而他的老闆只會在開會時才跟大家說話,講的內容也全是工作相關。這位學生問我:「要怎麼跟這麼冷漠的老闆建立關係呢?」

我問他:「你老闆有沒有把工作交代清楚?」他說有。我又問:「你老闆會不會對你的工作成果給予回饋?或對於你的缺失給予指導?」他說:「會,無論我做得好不好,老闆確實都會給我意見。」最後我又問他,部門的表現如何?他說:「部門整體表現很不錯,業績算是穩定成長,大家也拿到合理的績效獎金。」

後來我怎麼回覆這位同學,請容我稍後再說。只是這段對話讓我想起,曾有另一位同學跟我抱怨他的父母,說他們思想陳舊,認定只有去當公務員才是人生唯一安穩的選擇。而且他與父母有截然不同的金錢觀,好比他認為人生要富裕,開源跟節流一樣重要,但父母只會一直叫他省錢,就連想買書來學習,父母都會阻止,還說:「花那麼多錢買書划不來,去跟別人借就好。」因此他總是羨慕那些有「富爸爸」的朋友,能從父母那裡學習到足夠的商業知識,與開明的世界觀。

聽完這位同學埋怨,我接著問他:「你父母有沒有支持你、把你扶養長大?」他說:「家裡雖然不算有錢,但別人有的他也都沒缺。」我又問:「父母有沒有支持你讀書?」他說:「是支持的,就連讀研究所的費用大部分也是爸媽出的。」

藉由前述兩位同學的例子,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常常對他人要求過多,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這樣。只不過隨著年紀增長,我漸漸得出一個結論:我們應該對身邊的人降低標準,不要要求太多。放過別人一馬,更是放過自己一馬!

試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位老兄去吃百元熱炒,結果抱怨店家沒鋪好桌布、沒事先擺好餐盤、居然連像樣的侍酒師都沒有……你覺得到底是熱炒店太爛,還是這位客人自己有問題呢?相對地,如果有人去了米其林高檔餐廳用餐,卻埋怨餐廳的湯跟紅茶竟然不能免費續杯,我相信多數人也會覺得,這位客人可能跑錯了地方,吃到飽餐廳恐怕才能滿足他的期待!

透過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很多期待的落差,未必真的是因為對方不夠好,也有可能是我們自己一開始就設定了不合理的期待。如果我們對老闆的期待,只希望他給我們明確的指示,付給我們合理的薪水,那我們很容易獲得一位「好老闆」。但如果我們還期待老闆要常來噓寒問暖,時時給予鼓勵,甚至要像朋友一樣陪我們吃喝玩樂,那我們多半會得到一個「不及格的老闆」。對父母也是一樣的概念。

當我們對他人有過多的要求,自己一不小心就會變成人際關係的奧客。

記得小時候,遇到數學問題我總是找爸媽求救。但國小四年級後,文組出身的爸媽明顯已無法應付我的數學問題。這件事讓我很不爽,因為好幾位同學的父母都有能力指導他們數學,但我父母不行,所以我覺得,我數學退步都是他們害的!

踏入社會後,我也滿心期待老闆能教我很多,畢竟他都能當上老闆了,一定有很多厲害的東西可以傳授給我。但我的第一份工作做不到一年就離開了,主要原因就是老闆太忙,也不擅長教導,我沒能從他身上學到太多東西,所以失望地離職,當時我也覺得老闆要負最大的責任!

但現在我逐漸明白,當年我要求文科的父母具備數學能力、期待老闆傳承經驗,其實跟那位去熱炒店要求侍酒師的老兄沒兩樣,都是奧客行為。

沒錯,我爸媽的確沒法教我數學,但他們把我撫養養大、供我讀書,甚至資助我出國深造……說真的,跟很多人相比我已經夠幸運了;而我的第一位老闆,雖然沒親自教我許多東西,但他願意接納一個剛畢業、什麼都不懂的我進公司,不僅給我學習的機會,還付我不差的薪水,現在想想這位老闆給我的絕對比我當年付出的更多,我實在沒什麼資格埋怨他。

世界上也許真的存在慷慨大方又誨人不倦的老闆,但你我都知道,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父母一路贊助我讀書,甚至出國念研究所,這也不是所有父母的義務,他們對我已經夠好了。同理,老闆願意付薪水,讓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進入產業來工作,已經是仁至義盡,我們又憑什麼要求他付出更多呢?

這道理放在夫妻、朋友關係也一樣。我們不應該要求伴侶既要長得好看、帶出去有面子,還要會賺錢、教育小孩、侍奉公婆、體貼你所有的難處;或者老闆也不應該希望員工除了要聽話、好配合、願意加班外,還不要求薪水跟福利;又或者父母不應該要一個孩子每科都考滿分外,還要會拉小提琴、有好的運動表現,平常還要很貼心。

要求周圍的人事事都要滿分,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一種人際關係的陷阱:你會發現身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及格,不只自己的情緒總處於低落、不滿足的狀態,更讓對方承受很大的壓力。有了這樣的認知後,我對他人的要求也開始降低。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對我來說,只要別人有做到基本的要求,就已經達到滿分。

為了建立這樣的心態,我嘗試過這三個方法,對我很有用,在此也分享給你:

方法① 盤點人際關係

首先,將對人的要求區分為「基本要求」與「額外要求」,以控制期待感。所謂基本要求指的是:如果你對他只能有一個要求的話,那會是什麼?好比你對朋友的要求就是陪伴,看重的是對方的「情緒價值」,只要你想找人聊天時,他都願意出來陪伴,那這個朋友就有一百分了。至於他能不能借你錢、遇事能否與你同仇敵愾,那些都是次要的。

或者,你對員工的基本要求就是按時交差,對方只要做到這點就給一百分。那麼他在公司愛聊天,也不願意假日加班,這些事情就不該過度要求,因為都是次要的!又好比你對主管的基本要求是傳授你工作經驗,所以只要有學到新東西就有達標,其他像是薪水多寡、公司氣氛好壞等,都屬次要,一律採取「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態度。

而基本要求以外的都算是額外要求,這是多出來的紅利,就像發票中獎一樣,可遇不可求。畢竟我們不會預期每張發票都能中獎,真要中獎也只會覺得幸運,或許會去吃個大餐慶祝一下,但不會視為理所當然,也不會把發票獎金視為固定收入。

要避免落入人際關係陷阱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盤點包含伴侶、同事、員工等周圍所有人的基本要求。我建議你可以找張紙寫下來,一個人寫一個要求就好。切記!要是連基本要求都寫了一堆,那就失去盤點的意義了。

如果寫完基本要求後,你發現對這個人還有其他要求時,也可以再寫下來。好比除了陪伴外,你希望朋友能適時給予建議;或者是除了付薪水外,你也希望公司能提供專業經驗,只是記得要把這些要求寫在「額外要求」那欄裡。

往後當對方做到了基本要求,就給他一百分,要是再做到額外要求,那太棒了、對方就超過了一百分,但要是他做不到額外要求也沒關係,只是沒中獎而已很正常,更無需惱怒。

方法② 想得到額外要求,自己也得投入努力

希望別人達到額外要求也並非不可以,只是有個前提:你自己也要投入相對應的努力才行。好比你對孩子的基本要求是健康長大,而額外要求是希望他的成績好。所以,為了達到額外要求,你也要付出額外的努力,例如花錢送他去補習班、花時間陪他做功課、買書培養他的閱讀習慣;或者做為配偶,你對老婆的基本要求是陪伴,額外要求是照顧公婆、小孩,那你就要想辦法讓她有時間去做這些事,例如你多賺點錢讓她不必去上班等等。

同樣地,想要員工把分內工作做好,又要他們與公司同舟共濟,你也要付出時間和金錢,陪員工成長、幫他做好職涯規劃,帶領大家往更好的人生方向前進。要是你不能投入相對應的努力,也就沒有資格要求他人做到額外的要求。

方法③ 評估不滿來源

假設你在生活中對某個人感到不滿,好比覺得員工很糟糕時,不妨先冷靜評估,對他的不滿來自何處?是因為他沒滿足你的基本要求,還是他沒做到額外的要求?

如果是前者,那你可以主動跟對方溝通,讓他知道你對他只有一個要求,而這要求的內容為何。好比你對伴侶的基本要求是照顧小孩,就要在對方沒照顧好孩子時告訴她:「我只要求妳一件事情,希望妳能當個好媽媽,至於其他家裡的問題,我都會搞定。」

但要是對方惹你不高興,是因為他沒有做到額外的要求,好比你對朋友不滿,是因為雖然他有出來陪你聊天,符合了基本要求,卻沒有借你錢、沒做到額外要求,那這時你就不該指責對方了。畢竟他滿足你的基本要求,已經是一百分的朋友了。你若是缺錢,應該自己想辦法從別的地方取得,好比跟銀行貸款或努力多賺點錢,而不是把責任都寄託在朋友身上。

同樣地,老闆有付你薪水,已經達到了基本要求,是個一百分的老闆。若你希望他再多教你一些,那便是額外要求。他願意提點那很好,不願意也沒關係,你可以自己買書看或者報名進修課程,不必心生怨懟。

這些年來,我發現將對人際關係的要求降至基本後,會帶來下面三個額外好處:

好處① 人緣漸漸變好

這種「只要對方做到基本需求,就覺得他很棒」的心態,會變成你的一種特殊氣質,吸引周圍的人親近。因為跟你在一起的時候特別輕鬆,不會一直被要求做這做那,也不用非得滿足你所有的期待不可,於是人緣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好處② 減少失望心情

少了要求,就不會失望。當你降低標準,重新審視伴侶、孩子、老闆、同事時,你會發現身邊九成以上的人其實幾乎都完美了。你的孩子很完美,因為他做到健康長大的基本需求;你的同事很完美,因為就算他沒能幫你分擔工作,卻也沒有把自己的工作都推到你頭上;你的老闆很完美,每次交代工作都很清楚,還會適時地給你回饋。身邊全是完美的人際關係,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好處③ 彼此關係更緊密

因為只要達到基本要求就有滿分,你跟老闆、同事或家人相處時,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那個基本要求上,專注去做一件事情。好比你跟滿分的老婆在一起時,不會花時間去爭辯,誰要來照顧公婆、做家事,那些問題都不存在,你們的相處盡是和諧,彼此關係自然也就更緊密。

降低對人際關係的要求,並非預設他人達不到標準,而是當我們用最低標準去檢視與周圍人的關係時,會發現受益的不是被降低要求標準的人,而是我們自己。尤其當你發現周圍都是完美的人際關係,再也不用將時間耗費在吵架上,只要對方做到一件事就滿分,其餘都是額外的紅利,這種充滿感激的心情,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盛!

延伸閱讀:讓人從拒絕到合作的秘訣!互惠,才是職場做事做人的根本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韓國最強『不老女神』62歲被誤認32歲!凍齡神顏網讚:比女兒還漂亮!

Styletc
02

「千萬別完全相信一幅畫」:你看到了畫中的一根菸斗,但畫家卻說那不是菸斗?

三采文化
03

唐綺陽成功狂甩20kg!靠「這運動」逆齡大升級!楊謹華、徐若瑄也瘋練

女人我最大
04

臉色總是蠟黃、鬆弛?你可能是「糖化」了!日常中的5個抗糖化技巧,找回肌膚亮白緊緻感

Styletc
05

別再抱怨了!這4種討人厭同事 其實是讓妳進步的隱形推手

享民頭條
06

不是年紀,是品味!5位「高齡穿搭ICON」盤點,她都在廚房換裝超接地氣~

女人我最大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