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嘉義首個在地「阮劇團」 藝術總監:自己故鄉自己顧

8 觀看次數

華視新聞的頂真人物系列報導,帶您來看到嘉義第一個現代劇團、阮劇團的藝術總監汪兆謙!他大學時期就和一群返鄉青年,以劇場作為媒介,串聯土地、文化,還有當代議題;他擅長節慶策展、深耕地方外,也和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交流合作,讓在地的聲音走向國際!去年,阮劇團啟動「小地方計畫」走入校園,讓偏鄉的小朋友也能接觸藝術文化的課程!

上課鐘響回到教室,不是釘在椅子上聽課,而是師生一起動起來。嘉義縣中和國小學生,坐著無聊喜歡有活動,圍欄打開兔子跑出去狐狸追。沒有課本只專注互動,孩子的情緒學習,在現階段的學校教育,不容易到位,劇團走進校園,不再只是一場演出,而是整個學期的陪伴。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說:「透過藝術教育課,看待生活的角度會不同,而且自信跟同學合作能力,也會不一樣,啟發後去面對不同學科,不同師生關係,再帶回家庭跟社區。」

自己的故鄉自己顧,汪兆謙從嘉義北上到台北藝術大學就讀時,就創立嘉義第一個現代劇團,找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想讓現代戲劇也在嘉義開花,這些年劇團更走遍嘉義偏鄉國小。

嘉義縣中和國小校長呂佳芸說:「對孩子的自信心強化有幫助,動態上課讓小孩覺得,我是可以去勇敢講出我自己的,可以去和別人有更好的溝通互動,當然也更有自信表現自己。」

學校老師加上藝術工作者,看似平行線,但異業結盟整合專業,成為夥伴。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說:「引介一批藝術工作者,年輕的藝術教育夥伴,長期進入到一個學校,陪伴一所學校一起成長,這是我們更想做的事。」

阮劇團的小地方2.0計畫,讓行動教師從設計教案,到和學校共創完成作品,未來要走向課綱提案,完整發揮特色。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說:「一堂表演課無限大,可能性被打開,不會知道後面的蝴蝶效應,連鎖反應是什麼,這也是我們希望,透過藝術教育來做社會溝通。」

不只校園阮劇團藉著戲劇創作,藝術教育還有節慶策展,讓文化深耕地方,希望在地活力,不要像磁鐵一樣,繼續被大都市吸走。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說:「這是一場馬拉松一個長跑,雖然是小地方,但有一些改變開始發生,就會慢慢有好的,不一樣的影響開始發生。」

地方創生變成顯學,大返鄉時代來臨,汪兆謙用文化戲劇作為橋樑,讓在地聲音走向國際,因為越在地就越國際,用獨特的地方特色連結世界。

點我看更多華視新聞>>>

【延伸閱讀】
◆ 阮劇團台語劇「熱天酣眠可愛的人」 11/29嘉市演出
◆ 金紙封面吸睛 阮劇團用台文書寫在地故事

加入華視LINE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華視影音

更新於 17小時前 • 發布於 17小時前 • 華視

自動播放下一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精彩直播

熱門影片

原創節目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