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臺灣青年如何在國際發揮影響力?

換日線

更新於 03月12日10:15 • 發布於 02月21日06:44 • 李易庭 Joyce/有意思
臺灣青年如何在國際發揮影響力?

上圖為 Annabelle(右)在 COP29 擔任講者,透過解析 UNFCCC 專業術語促進氣候政策討論的包容性,幫助全球青年發揮影響力。Photo Credit:Annabelle 提供。

今(2025)年 1 月底,臺灣教育部啟動了「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其中「海外翱翔組」中的年度旗艦計畫便是以「環境永續」為主題,協助 15-30 歲青年出國見習培訓,例如參訪美國環保署、學習氣候模型操作和化學物質管理,或是深入南非暸解當地手工藝、環保產業結構等。

這些交流機會不僅能幫助青年拓展視野、實現自我,海外臺灣人更能經由融入國際社群,與不同文化和國家相互學習、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為臺灣在傳統外交的困境中開闢新的突破口。

綜觀當前國際政治地緣的格局,臺灣在「國家與國家」層級的外交工作,往往面臨著許多限制。這也突顯了我們在國際舞台上透過其他「非官方(及非傳統)」途徑合作、拓展影響力的重要性。

在眾多全球議題中,「氣候治理」尤其強調在過程中納入不同層級、不同領域的行動者,以促進更全面的國際參與及減碳成效。此一特性也為臺灣提供了拓展國際空間的契機,能夠透過多元、創新的管道參與綠色轉型。

本文訪談曾在不同非營利組織、學術單位與金融機構推動氣候工作,目前居住加拿大的臺灣人廖安貝(Annabelle Liao),與大家一同深入思考海外青年如何幫助臺灣建立國際連結,尤其是在環境永續領域。

現場觀察:COP 國際會議框架帶給臺灣的挑戰與機會

去(2024)年 11 月,Annabelle 作為非營利組織的專案負責人,出席了在亞塞拜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9)。除了主持大會周邊的講座,她的團隊也採訪了 60 多位青年代表,收集他們的觀點和經驗,並與加勒比地區的青年聯合出版了一本有關「如何提升非主權國家與地區青年聲音」的書籍。

連續參與兩屆 COP,使得 Annabelle 對參加國際氣候會議有著深刻的體會。

COP28 現場。圖/Annabelle 提供

一方面,國際氣候談判中的不平等,總是讓她感到十分沮喪和挫折,因為來自發展中國家、青年、原住民及其他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劇烈的群體,往往卻是最被忽視的;另一方面,透過共同舉辦活動、放大他們的聲音與行動,也讓她尋找到自己參與 COP 的意義:建立與其他青年的凝聚力,成為在這個公正轉型運動中奮鬥的一部分。

Annablle 也觀察到,臺灣在 COP 會議的能見度取決於「主辦國」的外交態度。比如在阿聯酋舉辦的 COP28,她看到帛琉館展示了許多臺灣藝術、文創和書籍內容;而 COP29 的主辦國亞塞拜然則對臺灣的外交立場相對不友善,所以類似的曝光機會就會明顯減少,簽證阻礙也導致許多臺灣組織無法如往年一樣參加展場周邊的會議與活動。

由於尚未獲得正式談判資格,Annablle 認為臺灣應持續探索參與 COP 的「創新」策略。無論是藉可申請參與邊會(Side Event)的 NGO 組織、在全球供應鏈中積極落實 ESG(環境、社會、治理)的企業,或結合地方政府的國際城市組織等,都能幫助臺灣繞過聯合國的正式框架,拓展有意義的合作關係。

參與 COP 的公民團體。圖/Annabelle 提供

臺灣人如何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結合文化軟實力、關注公正轉型、島國外交

Annabelle 分享,協助臺灣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其實不只是臺灣人在臺灣需要做的事情,也是全球各地的臺灣社群(‎Community)需要努力的方向。

海外臺灣社群擁有的優勢,在於他們可以直接接觸來自不同背景的人群,促進跨文化的對話。舉例來說,她提起自己最初受到啟發並開始關注環保運動,就是因為在 2015 年的溫哥華臺灣電影節觀看了《看見台灣》這部紀錄片。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可能不暸解氣候變遷背後的科學或數據,但影像卻更能觸動人心。」Annabelle 分享,如果可以透過媒體與藝術產業整合「文化軟實力」,將有機會擴大國際關注,進一步提升臺灣在全球氣候行動中的影響力。

與此同時,臺灣自身也應該落實在地的環境正義,特別是在原住民權利與青年賦權;因為氣候行動不僅關於減少碳排放,這些社會正義的議題也都與氣候治理的進程緊密相連。

Annabelle 觀察到,在 COP 這類高門檻的國際會議中,「青年」與「原住民族」已成為臺灣參與國際氣候討論的重要代表。然而,在他們站上國際舞台發聲之前,卻在國內面臨許多結構性的不公。

另外,作為深受海平面影響的國家,臺灣人也可以進一步發揮自身「島國身分」的優勢,與幅員遼闊的海洋國家建立夥伴關係。這不僅有助於提升臺灣的國際參與度,也能支持大洋洲的外交友邦,共同推動更公平的氣候行動政策。

給年輕族群的靈感與建議

最後,對於想參與氣候行動的海外青年,她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明確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氣候行動涵蓋多個領域──食品安全、生物多樣性、人權、商業與科學等,找到自己最關心的議題與優勢,才能更有效地投入行動。

二、主動置身於學習環境中

積極與其他青年交流,像是參加活動、研討會、志願服務。氣候變遷是一個龐雜的議題,無論是政策還是技術發展方面,都仍在不斷推陳出新,因此保持好奇心至關重要。

三、時刻意識到自己的身分與特權

在與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群體合作時,應尊重他們的經驗,確保我們的行動不帶有「上對下」的態度,而是以「合作與支持」的方式推動真正的改變。

參與 COP 的公民團體。圖/Annabelle 提供

透過 Annabelle 在國際氣候倡議工作的第一線觀察,我們能看見臺灣在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所面對的各種機會、挑戰,並從中思考未來如何整合海內外資源,讓這些努力轉化為具體的行動,一齊推動臺灣在全球永續發展進程中的實質進展。

目前,我和 Annabelle 也正在策劃一部迷你紀錄片,希望藉由呈現臺灣青年、原住民的觀點與行動,來倡議臺灣在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角色。如果想進一步暸解我們的計畫,或是參與共同製作,都歡迎與我們聯繫!

【延伸閱讀】

●誰說台灣青年只有小確幸?或許,只是我們把「狼性」用在不同的地方而已
●臺灣 Z 世代現身說法:在一個不是「努力就會成功」的時代,我們最在意什麼?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全民普發一萬

如何領取、銀行加碼、消費優惠一次看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11月底恐還有颱風! 路徑、對台影響曝光

EBC 東森新聞
02

快訊/雲林單日連2震!08:27規模3.3地震

EBC 東森新聞
03

沒事就塞耳機 降噪耳機恐悄悄吃掉你的聽力…醫指「這時間」就該休息

聯合新聞網
04

小琉球2海龜鬥毆 拍攝者堅持不救!網友力挺「60萬保證瞬間沒了」

鏡報
05

今天可能下雪!下週冷空氣再襲 最凍時段曝光

EBC 東森新聞
06

政府發錢!機車族「符合資格」可領到3500元,名額即將額滿快把握

食尚玩家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