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爸媽送房後悔了怎麼辦?專家揭密「最省錢做法」

經濟日報

更新於 09月05日03:55 • 發布於 09月05日03:19
房市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父母親在世時將房屋贈與給小孩,常抱著愛心與信任,但現實卻可能出現令人心痛的結果。

正業地政士所所長鄭文在提醒,社會上不乏案例,孩子因交友不慎,將父母贈與的房子拿去出售或抵押貸款,導致父母老本不保,若想取回所有權,往往需要透過訴訟或契約中附加的約定,程序既漫長又辛苦,但如果雙方合意返還,其實還有合法且較省錢的「返還贈與」登記方式可供參考。

鄭文在舉例,有一位母親在2017年將一間房屋平均贈與給三個孩子,各自持有三分之一的所有權,然而隨著先生過世,母親逐漸擔心子女若有意處分房屋,生活保障將受到威脅,因此決定要把房屋重新登記到自己名下。

幸好三名子女理解母親的顧慮,願意配合返還,但問題是,究竟該透過哪一種方式辦理,透過買賣、贈與,還是訴訟調解,而衍生相關的契稅、贈與稅、土地增值稅要如何處理,都是一大問題。

鄭文在解釋,由於這個案例是「合意返還」,因此無須走法院判決或調解程序,如果以買賣方式辦理,母親需提出金流購買,恐讓積蓄「見光死」,若採一般贈與方式,雖然不動用母親金流,但仍需繳納契稅、贈與稅與土地增值稅,最後終於找到最省錢的辦法。

依內政部2019年6月26日函釋規定,已辦完的贈與登記,若事後雙方依民法合意解除贈與契約,不需要另立公定契約書,並可免徵契稅。而贈與稅部分,由於三位子女持有的房屋與土地現值均未超過244萬元的免稅額,因此也不用繳贈與稅,唯一需負擔的是土地增值稅。

因房屋在2017年贈與、2025年返還,土地公告現值已有變動,須補繳土地增值稅,母親如果日後若再出售房屋,土地前次移轉現值將以2025年為基準,因此並沒有「多繳稅」的損失。

鄭文在說,「這起看似複雜的案件,最後只需繳納土地增值稅,就能順利將所有權返還到母親名下。」當把登記完成的所有權狀正本交回母親手裡,看到對方露出久違的安心微笑,那一刻,也讓他深刻體會到身為地政士的價值與成就感。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券商系統台積電誤植中國台灣 金管會撂重話

NOWNEWS今日新聞
02

台積電侯永清:我想跟有些人說清楚,別以為選一兩家公司去蓋晶圓廠,就可以開始做半導體了

今周刊
03

存股達人持股市值上看千萬 秘訣是「這個」

NOWNEWS今日新聞
04

差47歲!甲骨文創辦人短暫登頂世界首富 中國妻子引外界好奇

anue鉅亨網
05

澄清聲明擋不住 康霈股價仍無力反彈

理財周刊
06

馬斯克被超車!全球首富換他當 甲骨文創辦人「一日暴增3兆」登頂

鏡週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