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大阪We TAIWAN閉幕!感動20萬人:這裡是世博真正台灣館

TVBS

更新於 1小時前 • 發布於 1小時前 • 徐筠庭
「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20日閉幕。(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舉辦「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活動今(20)日閉幕,自8月2日開始,19天的期間,38組藝文團隊帶來的129場次活動,引動三個實體場域20萬人次參與,以及線上遊戲「a-We TO GO」累積近7萬玩家人次。所有幕前、幕後參與及線上、線下支持活動的人,共同讓無法在世博園區出現的「台灣」之名,在大阪市中心以a-We背後顯眼的「We TAIWAN」高掛天空、在日媒《每日新聞》報導中述說著「沒有『台灣』的世博會,被軟實力包裹」,更在每個人口中高呼著「台灣」的名字。

「We TAIWAN」從今年5月正式以「a-We」角色宣告台灣即將參與世博盛會開始展開,這個後來造成實體搶購、線上一度登上X社群熱搜的「a-We」,與「We TAIWAN」活動的誕生,其實是早從去年就一路構思、籌備、執行至今。代表台灣「包容、彈性、韌性及帶點溫柔」形象的a-We,以及此次台灣團隊各自帶來最多元,也照顧到所有觀眾群的活動,從開放報名就迅速額滿的熱潮,到結束獲得的回饋或問卷留言,許多人驚訝於台灣文化科技的進展,更有觀眾說,「我衷心希望,台灣明亮、溫暖、善良的文化,以及人們平和而努力的生活能夠永續下去」。

實體展演地點VS.的《台灣光譜》展覽第3週週末開館前長長的排隊人龍,讓管理人員直呼,「這是從開館以來最長的排隊人潮了」;百年古蹟中央公會堂的管理單位也說,「We TAIWAN」善用各種空間做不同展演,讓整個公會堂被打開,觀眾的流動使得整個空間活絡起來。「We TAIWAN」以最開放的姿態及多樣的選擇,歡迎所有人各取所需,看見台灣文化的各個面向,讓許多從世博夢洲園區過來的觀眾說,「這裡就是台灣館」。

主創團隊一員,也是文化科技展演製作行政總統籌吳季娟說,策劃執行的過程中,最困難的應該是與行事風格超級嚴謹的日本人溝通,「彷彿爬著蜿蜒山路,滿路都是泥濘與石頭」,但是當聽到公會堂承辦人說,「希望你們明年再來,我們會準備好,迎接你們」時,她想,這就是一起走上山頂,看見美麗風景後彼此心裡的悸動。

吳季娟也分享觀眾反饋,有高達8成以上的觀眾都是第一次接觸台灣展演,有位1天連看4部VR的觀眾說,「謝謝你規劃那麼多展演,讓我真的感受到不一樣的台灣」。吳季娟說,看見觀眾對於台灣展現不同的風貌,而更想去瞭解或期待去台灣,「我想這應該就是We TAIWAN在世界規劃主辦大型展會的主要目的」。

另一位主創成員及「台灣光譜」策展統籌林昆穎則說,身為台灣人,「我一直記得最珍貴的文化力量就是先相信」,不是等到被世界看見才開始說話,而是因為相信,所以選擇先發聲,用作品畫出相信的世界。「We TAIWAN」就是這樣邀請世界走進台灣的行動,因為相信經典能再現,所以讓畫作成為光影劇場;因為相信聲音能喚起記憶,所以島嶼聲景成為心靈共振的語言。

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 從去年巴黎文化奧運到今年「We TAIWAN」都一路督導策劃.她表示,有別於文化奧運是「應援」運動場上的賽事,「We TAIWAN」改採主動回應世博主題的形式出發,從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化科技、文學、電影、繪本等跨域、跨尺度的展演,「向世界介紹台灣」,而這個梳理如何向世界介紹台灣的過程,也正是台灣建立文化主體性的機會。

王時思指出,「最高興的是聽到好多人都說這裡是世博真正的台灣館」,交流會上前來的日本議員、設計師等主動表達「We TAIWAN」的策劃「非常正確,也非常勇敢」,讓她知道,無論世界的規則怎麼限制住台灣,「但我們從來沒有放棄持續地努力表達自己,標示著自己真正的名字『台灣』」。台灣未來仍然會持續「勇敢」的帶著每一次所累積的養分,參與國際文化活動,如同a-We仍將以小小的身體,每次帶著不同的任務去到世界各個地方和大家交朋友。

文化部長李遠雖然這次沒有親赴日本,但也一直關注著各項活動進行,他說,這次「We TAIWAN」精彩動人的展演帶給日本及世界一種全面性、全新的台灣文化體驗。他說,可以看到台灣創作者透過不同的創作形式來對自己文化的追尋和探索,找到自己文化中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台灣文化不再是任何世界文明的附庸」,它昂然挺立,就如同它領先世界的晶片,代表的也是台灣人的智慧和打拚精神。

李遠也承諾,將把這次的展覽及表演節目在明年搬回到台灣,分享給大部分無緣在這次世博會期間欣賞到這些精彩表演的朋友們。文化部表示,雖然在大阪市中心的「We TAIWAN」已畫下句點,但是在8月26日至28日每日下午5點到6點,9組台灣表演藝術團隊將以「島嶼之聲-廟埕前的謝神戲」,前進世博夢洲會場Pop-Up Stage North,以橫跨傳統與現代、結合台灣信仰與生活、展現溫暖與人情味的演出,向世界再次發出友誼之聲。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延伸閱讀:

台灣傳統藝術走向國際!方相舞蹈團赴「西班牙藝術節」大放異彩

宏國多名總統候選人喊「恢復與台灣邦交」 陸使館:立即懸崖勒馬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資源回收撇步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氣象署才示警 全台3地「下冰雹了」

EBC 東森新聞
02

快訊/淹水警戒!18縣市豪、大雨特報

EBC 東森新聞
03

25年回憶沒了!愛買忠孝店櫃位全撤出 2原因9/30熄燈

TVBS
04

不止合歡山!新北這一地也下冰雹 網看傻

EBC 東森新聞
05

高層冷心低壓罩台!鄭明典曝午後雷雨加劇:打雷可能兇一點

台視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轉發 (0)
Loading...

最新消息

長者也能擁有如年輕人般的青春時光 你願意跟我去看場電影嗎?

觀傳媒

台中海洋館公車7線齊發 暢遊海線人氣景點

中華日報

72歲孝女無怨無悔照顧病父病妹數十載 孝心感動后里社區

中華日報

台南「2公尺大肥蛇」卡死魚網快溺斃 善心里長出手相救

TVBS

雲林藝術宅急便開跑! 11鄉鎮巡演盛大登場

台灣生活新聞

郭智輝陷翹班赴宴風暴 榮總院長陳威明還原真相:他只停留30分鐘 

新頭殼

北港媽祖孝心獎 今年南投表揚24位學生

台灣生活新聞

高鐵延伸宜蘭環評通過 鐵道局最快年底送政院核定:拚11年內通車

CTWANT

華山官田站感恩茶會 舉辦「老人用藥守護神」邀藥師來指導

台灣好新聞

不只合歡山!台中石岡今午後也下冰雹 在地人揭景象

CTWANT

臺灣港務公司再獲ISO認證王錦榮總經理率港群展現安全標竿

勁報

桃市智慧治理全國第一 體育與動保好感度六都之冠

中華日報

新北市積極推動行人友善區與「行人優先區」守護你我交通安全

勁報

南鯤鯓代天府山門牌樓倒塌 侯博明捐1千萬元助重建

台灣好新聞

合歡山突降冰雹!瞬間一片雪白 畫面曝光

鏡週刊

噪音車重罰新制!改裝排氣管罰3600元 15日未複驗扣牌吊銷 

新頭殼

打造休閒運動多功能場域 寶山鄉「公園入口拓寬改造及園區景觀步道工程」開工

台灣好新聞

桃市榮獲污水下水道建設「表現傑出獎」張善政市長:打造永續宜居城市

中華日報

流感全年化 醫:恐雙病毒夾擊 兒少更需警覺

中央通訊社

慈濟辦慈善美展暨音樂會 育成清寒學子展長才

TCnews 慈善新聞網

輔導會前處長張志範將軍獻藝八德榮家 薩克斯風勾起長輩年輕時光

中華日報

1病毒傳染力極高!嚴重恐併發腦膜炎 醫揭幼兒預防3招保命

TVBS

宜蘭地檢檢察長走訪戒癮安置機構 慰勉戒癮更生人

中華日報

愛買忠孝店確定熄燈 25年老字號9月底將走入歷史

EBC 東森新聞

花蓮縣政府推商務英語課程 帶動在地品牌走向國際

中華日報

大溪中正公園8/22正式開放!張善政盼成親子共享新亮點

中華日報

新/信陽街娃娃機台店招牌突掉 險砸傷路過學生

EBC 東森新聞

竹縣寶山鄉公所「寶山森林綜合公園」改造計畫 第一期工程開工

中華日報

桃園、嘉義攜手舉辦兒少代表交流活動 跨縣市互動實踐兒童表意權

中華日報

竹北市民活動中心突破多重關卡 力拚8月底前使照核准

中華日報

感恩改惡性 新竹監獄辦理孝道月報恩法會

台灣好新聞

允晨文化開實體書店 進駐大稻埕打造文化新據點

中央通訊社

桃園住都中心推動正光花園新城公辦都更案 招商文件草案即起公開閱覽

中華日報

家長注意!這縣市暑假提早結束 8/25就開學

EBC 東森新聞

板南線新措施引爆民怨! 議員周勝考要求北捷立即檢討改善

中華日報

市售枸杞抽驗「全都含重金屬」!藥界:法規需釐清「果乾中藥標準」

太報

許博翔抗癌勇敢追夢 病痛也阻擋不了的笑容

自由電子報

嘉義縣推公廁查詢APP 助民眾解決臨時如廁困擾

CTWANT

吃減肥菜致肺纖維化與罕病 高雄長庚為2肺病患者成功換肺

中廣新聞網

田中三民農地重劃工程動土 農民耕作效率將大幅提升

台灣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