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修法出包,連江縣統籌稅款從33億→7.2億元「衝擊最大」!除了烏龍公式,還有這顆「未爆彈」
作者 : 林良昇
圖片 : 王忠銘臉書
8月底,財政部一紙公文,讓位處邊陲、人口僅1.3萬的連江縣炸了鍋,連江縣長王忠銘氣得找上在地立委陳雪生,率在地鄉長、民代於9月2日飛到台北,與財政部長莊翠雲在立院緊急會商。
縣長之怒,根源不是財政部推動什麼錯誤政策,而是源自國民黨、民眾黨聯手於去年12月20日強勢通過,於今年3月21日公布施行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以下稱財劃法)修法。
這次藍白主導的《財劃法》修法,讓中央政府額外釋出高達4千億元規模的普通統籌分配稅款(下稱統籌稅款)給地方,然而,立法院倉促修法,卻「修」出矛盾公式,搞錯分配公式的分母數,導致統籌稅款無法全部分配,讓連江縣成為唯一一個統籌稅款零成長的地方政府。
立委的烏龍修法,總共造成近350億元的統籌稅款妾身未明,連本島縣市也受影響,只是含連江縣在內的3離島縣因各項指標和全國的差距較大,受衝擊最為明顯,讓原先預計可拿到33億元統籌稅款的連江縣,變成剩下7.2億元。
「這樣的結果,完全違背了修法保障離島的善意。」面對自家人鬧出的大烏龍,王忠銘只能在社群平台上喊話,希望中央將依法未能分配的金額再分配出去。
連江縣政府財政稅務局長陳歲金則無奈表示,目前正在編列的明年度總預算,只能先依目前的分配數額去編列,未來修法後再透過追加預算的方式處理。
▲新版《財劃法》將計算公式的分母誤植,以土地面積為例,離島3縣面積是除以與全國土地面積,導致有大量統籌稅款無法分配。財政部提供
最荒謬的是,這場烏龍修法,行政院於今年2月27日提出覆議時提及,條文的修正內容「有所矛盾或欠具體明確」,但藍白掌控的立法院卻置若罔顧,否決行政院所提覆議案。當前問題,財政部認為,得透過立院再修法來解決。
回到根源,得先談統籌稅款是什麼,簡單來說,《財劃法》將國家的稅收分成「國稅」與「地方稅」,根據新版《財劃法》,在國稅中,所得稅的11%、營業稅的100%、貨物稅的10%即為統籌稅款,由特定公式分配給各地方政府。
根據財政部最新的試算,與2025年度相比,明年度統籌稅款規模將從4461億元增加至8488億元,增幅高達90%。
新版財劃法恐讓「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逢甲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財稅學系教授陳盛通翻閱財政部公布的分配明細表,直言新版《財劃法》對於原本經濟發展程度高的縣市較為有利,出現「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現象。
攤開分配明細表可發現,經財政部試算後,明年度預計能拿到最多統籌稅款的就是全國最有錢的台北市,可以拿到1149億元,比上年度相比,增加442億元,數額是全國最多;其統籌稅款增幅則為62.5%,在六都中高於台南、高雄。
若從預算層面來看,與今年度台北市政府的總預算相比,在新版《財劃法》增加的統籌稅款挹注下,明年度台北市的總預算增幅可望超過21%,是六都最多。
台北市在新版《財劃法》後大進補,但弔詭的是,在未修法前,台北市的自有財源占比已連續5年超過9成,2023、2024年更連兩年破100%,意味著,就算不修法,台北幾乎不需要任何中央補助也能支應所需。
新北市人口是北市1.6倍 卻分到比較少的錢
反觀,與台北市一水之隔的新北市,人口是台北市的1.6倍,修法後所分配的統籌稅款增幅雖然有74%,總額卻是低於台北市;更不用說南台灣的台南、高雄兩都,其統籌稅款增幅在六都中敬陪末座,更讓高雄市長陳其邁、台南市長黃偉哲怨聲載道,高呼不公。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新版《財劃法》公式讓統籌稅款大幅增加下,若沒有烏龍公式,每個縣市能拿到的統籌稅款確實都比往年更多,為什麼有地方政府仍憂心忡忡?
《今周刊》曾在新版《財劃法》去年三讀後報導點出,相關修法應考量「財權」和「事權」相互連結,財稅法專家、台大法律學院教授柯格鐘當時就直言,應一併考量權力及施政責任歸屬。
然而,這項核心的關鍵扣問,在新版《財劃法》已施行超過半年的今天,未獲得解決,至今仍是一筆爛帳。
新竹縣市預算大增 恐淪推動煙火式政策
新竹縣、市是新版《財劃法》修正後,與前一年度相比,統籌稅款增幅最高的兩個地方政府,增幅都超過250%,若從預算規模來看,今年度新竹市的總預算約為300億元,明年度可望再增加213億元的統籌稅款,形同預算規模會多出7成。
對於預計把大幅增加的統籌稅款用到哪?在正籌編明年度預算的當下,新竹縣、市都給出了不確定的答案,新竹縣政府表示,大致會以用於教育、社福為主;新竹市政府則表示,正在盤點中,預期將聚焦在交通、教育、城市建設發展、環保與社福面向。
有錢卻還沒決定怎麼用,在學者眼中,就怕會淪為推動「煙火式」政策,陳盛通指出,以台北市來說,捷運等重大建設已蓋好,未來多拿到的統籌稅款用途,顯然就會多增加福利「發錢」給民眾,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就是最方便、風險低的模式。
陳盛通憂心,社會福利有「比價效應」,現在發福利或許沒問題,但各縣市未來若財政狀況欠佳,沒有錢了,這些發出去的福利難以收回。
中央地方事權未劃分 台南恐年短缺312億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財源除了統籌稅款外,還牽涉由中央支出給地方的補助款,在中央、地方的事權未劃分清楚前,可運用的預算是否增加,對地方政府來說還是未定之天。
身為六都中統籌稅款增幅倒數第二的台南市,黃偉哲親上火線撥起算盤指出,新版《財劃法》上路後,中央擬將原承接的業務,包括老農津貼、勞健保費、省立學校與醫院等,將一併移給各地方政府辦理,台南預估增加270億元支出,算起來每年恐短缺312億元。
花蓮縣財政處長劉台文提到,中央改補助款相關辦法,未來中央給地方的補助都需要申請,地方政府需負擔的配合款會從10%增加到50%,地方能用的錢「可能沒有變多。」
地方政府編列預算出現不確定性,中央政府則已提前受影響;因新版《財劃法》造成歲入衝擊,中央政府預計將於明年度舉債4000億元,各部會也調整明年度對地方的補助。舉例來說,教育部原先補助各縣市中小學的電費,明年度將由各縣市政府支應;內政部則對補助各地方政府下水道建設等事務將進行調整,減列經費補助。
衛福部社家署則被藍委助理發現,在明年度預算中減列給地方政府補助的300多億元社福預算,社家署雖否認刪除,卻不諱言有做調整,直言補助機制將綜合考量,「依主計總處訂定之財力分級提供相應補助,落實中央與地方財政合作精神。」
財劃法不只應改正公式 而是要重新翻修
公式烏龍、劃分不盡合理、加上未談清楚的中央地方事權分配,再再顯示《財劃法》當初修法的草率,澎湖縣財政處長呂政聰就認為,新版《財劃法》條文不僅寫錯,公式還設計的太簡略,無法達成《財劃法》理應調劑盈虛、平衡區域發展的目的,不只改正公式而已,而是要檢視各項指標,重新大翻修。
陳盛通建議,《財劃法》若要再重修,討論會曠日廢時,但對多增加了財源的地方政府來說,地方議會和民眾可以先加強監督力道,避免地方政府為了消化預算做出沒有必要的福利政策。
面對新版《財劃法》的烏龍事件,立法院需重啟修法外,過去曾25年未修正的舊版《財劃法》顯然早已不合時宜,行政院也不能置身事外,應主動與在野黨協商事權劃分,甚至提出修法版本,才是負責任的作法。
延伸閱讀:「中央要給錢都給不出去」!政院:新版財劃法公式矛盾,逾300億無法分配…卓榮泰將邀各地首長討論
更多今周刊文章
普發一萬現金確定了!卓榮泰宣布增加預算「1類人」也能領、最快10月入帳,可申領對象一文看
先生47歲提早退休,寫張Excel表「65歲必有2億」…她如何從「鐵蛋都捨不得買」到5年資產翻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