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金融規模衝130兆元 金管會彭金隆拋六大韌性藍圖迎戰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0日在「2025國家安全及經濟韌性論壇」發表專題演講,強調台灣金融市場發展需奠基在「維持金融安全」與「市場持續創新發展」兩大基礎,並提出六大面向,打造安全與發展並進的韌性金融市場。
彭金隆指出,過去十年間,台灣金融業量體已逼近新台幣130兆元,銀行存款增加七成,壽險資產翻倍,境內基金更成長逾四倍,顯示金融不僅支撐經濟發展,更是國家競爭力關鍵。如何在持續擴張中兼顧穩健與發展,成為當前監理政策的核心。
在政策面,金管會提出六大方向:
一是強化資本韌性與風險管理。銀行平均資本適足率逾10.5%,六家系統性銀行須符合更高標準,以降低潛在衝擊。金管會每兩年實施壓力測試,今年更納入關稅與地緣政治變化,檢驗業者抗壓能力。
保險業則將於明年導入IFRS 17與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藉此強化資產負債管理與經營透明度,提升長期穩健性。
二是提升資安與營運韌性。要求金融業落實備援與資安演練,確保資料安全與服務不中斷。同時督促公會完成「金融機構資訊作業韌性規範」,以因應新型態資安威脅。
三是健全市場紀律與公司治理。監理重點放在四大面向:保障股東權益、平等對待股東、強化董事會運作,以及提升資訊透明度,並持續修正法令,確保金融機構治理架構能與永續發展接軌。
四是發展虛擬資產監理。虛擬資產服務業(VASP)已從聲明制進入登記制,首批業者預計於9月底完成納管。
金管會也已送出「虛擬資產管理專法」草案,建立明確規範,並支持發展如現實世界資產(RWA)等新興數位金融,期望台灣能比照美、歐建立完整制度。
五是落實消費者權益與普惠金融。推動「金融大回饋計畫」與友善服務,並強化打詐防護。
六是促進創新與國際鏈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已展現成效,高雄專區7月正式揭牌,吸引超過50家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備忘錄,逾20家業者進駐,有助提升台灣在國際金融版圖中的地位。
同時,金融科技聯盟、永續金融政策也在推進,將數位與綠色浪潮轉化為新競爭力。
彭金隆指出,金融安全與市場發展並非對立,而是相互依存。金管會將持續以「兩大基礎、六大面向」為核心,推動台灣金融市場在全球挑戰中保持高度韌性,並在變局中展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