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76歲翁體檢正常卻罹癌!醫揭「5大警訊」:身體早已透支

鏡報

更新於 7小時前 • 發布於 7小時前 • 鏡報 許苡晴
廖繼鼎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體檢正常就是健康,其實身體在不堪負荷前,必會發出警訊。示意圖/取自pixabay

廖繼鼎醫師日前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一位長者平常生活規律、每天運動,且體檢報告也很正常,怎料,卻在某次手術後突然發高燒、器官衰竭,最後確診癌症。對此,廖繼鼎列出「5大警訊」,認為此狀況並非偶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所致。

廖繼鼎在YouTube頻道「出神入化廖醫師」中PO出影片提及,76歲的老翁每日生活作息規律,體檢報告也無異樣,某次進行膽結石微創小手術,醫生也表示一切很順利,並無大礙,但他卻在出院前一晚,突然高燒不退、呼吸困難,甚至還毫無食慾,經檢查後發現竟是肺部感染,肝腎功能急速惡化,人就此倒下,讓家屬十分擔心且錯愕。

廖繼鼎進一步解釋,很多人誤以為體檢正常就安全了,但其實身體在不堪負荷前,一定會發出警訊,只是往往都被忽略。對此,他也分析了「身體崩潰前的5大警訊」,呼籲民眾別等身體亮紅燈才後悔。

1.腸道菌失衡

腸道菌失衡是指腸道內的有益菌與有害菌平衡被打破,原因可能包括:不良飲食習慣、過度使用抗生素、長期壓力等。這不僅會引起腸道不適,還可能與肥胖、過敏、發炎性腸道疾病、情緒問題等其他健康問題有關。 不妨多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益生菌和益生元,減少精緻飲食,並透過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和減壓來維持菌群平衡。

2.、慢性發炎

慢性發炎是一種長期持續的免疫反應,與急性發炎的紅腫熱痛不同,其症狀常不明顯,可能表現為慢性疲勞、不明原因的疼痛、消化不良、情緒波動或體重改變等。它會損害組織並可能引發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 ,而牙周病與口腔發炎也可能導致慢性發炎。

3.蛋白質攝取不足

蛋白質攝取不足除了會導致水腫、掉髮、皮膚變差、免疫力下降、疲勞無力、傷口復原緩慢,以及指甲脆弱等症狀外,也會引發「肌少症」,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組織和細胞的重要成分,缺乏時會影響身體的正常運作。

4.器官儲備力下降

體力變差、容易疲倦、恢復慢皆是「健康電池」電量不足的信號,若是遇到感染、壓力或手術等,健康便會惡化。器官儲備力下降也可能導致「衰弱症」發生,並可能增加跌倒、失能等風險,常見表現包括肌少症、慢性病、認知功能下降等。

5.衰弱症

衰弱症是一種老年人症候群,意即「身體功能漸進式退化」,使他們在壓力下更容易失能、跌倒或需要他人協助, 其主要臨床表現包括體重減輕、疲倦無力、肌力下降、行走速度變慢,以及活動量減少。

此外,廖進鼎醫師也直言,「防癌不是怕死,而是要活得精彩,焦點別放在會不會生病,而是今天能不能多一點能量,為明天的自己多存一點健康」。

加入《鏡報》官方帳號,精彩新聞不漏接

更多鏡報報導

搭飛機千萬別坐「這一排」!專家揭2地雷原因:吵到崩潰
奇葩停車格「畫在路中央」!網全傻眼:旁邊人行道 市長親上火線解答了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租屋養老遭拒!台中75歲長者「找40間租屋」全碰壁…房東聽年齡秒拒絕

三立新聞網
02

鳳凰颱風最快「下週一發海警」!北轉逼近台灣 氣象署:3地區下到發紫

三立新聞網
03

輪到你了!普發一萬今尾數「2、3」登記入帳 3步驟搞定

EBC 東森新聞
04

埔里黃牛遭拖行受傷疑受虐 好心人買下送「老牛的家」養老

自由電子報
05

颱風又來?今東北季風減弱 「鳳凰」最新路徑曝光

民視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