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太空垃圾OUT!這家新創要讓衛星「重複使用」,改變太空遊戲規則

創業小聚

更新於 07月03日07:14 • 發布於 07月02日00:14 • 邵元婷

你有想過,那些在天上為人類提供網路、監測森林大火的衛星,最終的命運是什麼?大部分都以壯烈的姿態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或是用盡最後一絲燃料,孤獨地飄向「軌道墓地」。

現在的衛星產業雖然進步神速,但基本上還是以「用過即丟」的模式為主。這不僅成本高昂,更造成了大量太空垃圾,讓地球軌道變得越來越擁擠。此外,衛星一旦發射升空,幾乎就再也無法修改用途,缺乏彈性,而這正是Lux Aeterna看見的巨大商機。

美國新創公司Lux Aeterna,正致力於開發一款可重複使用衛星。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徹底改變太空產業,大幅降低衛星酬載進入太空的成本,並減少日益嚴重的太空垃圾問題。

💡「酬載」(Payload)指的是火箭、衛星、飛機或任何運載工具所攜帶的、用於執行其主要任務的物品或設備。

Lux Aeterna近日宣布,他們已成功募得400萬美元的種子前資金(pre-seed)。這輪募資由Space Capital領投,並獲得Dynamo Ventures和Mission One Capital等早期基金的支持。

從SpaceX獲靈感:打造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方舟

Lux Aeterna的創辦人兼執行長布萊恩.泰勒(Brian Taylor)去年在看到前東家SpaceX發射一枚星艦(Starship)測試載具後,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他認為星艦的巨大運載能力,開啟了設計和發射可重複使用、且功能更強大衛星的可能性,而這也正是Lux Aeterna的核心業務。

Lux Aeterna的核心技術,在於一款名為Delphi的可重複使用衛星,其特色是整合了錐形隔熱罩作為衛星的結構主體。

和傳統衛星不同,Delphi並不是在現有衛星上額外加裝隔熱罩,而是將所有衛星元件圍繞這個主要結構(隔熱罩)建造。這種設計靈感來自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過去的探測和樣本返回任務,因為這些設計已被證實是有效的。

Delphi衛星預計重達200公斤,而整體的設計都圍繞在承受高速再入地球大氣層的嚴酷考驗,並配備降落傘以安全著陸。這種可重複使用的特性將大大降低成本,並提高任務的可持續性和彈性。

對於需要短期在太空測試系統的技術開發商,以及任務可能僅持續幾天至六個月的太空製造商而言,Delphi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經濟靈活性。此外,提早將衛星回收的能力,也能大大地降低任務失敗的成本,包括硬體、地面站操作和其他任務費用。

藍圖與願景:改寫太空產業的未來

Lux Aeterna計劃在2027年初,利用SpaceX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發射Delphi示範衛星,進行一次完整的軌道飛行後返回地球。若真的成功返回,Lux Aeterna希望能重複此過程,以驗證Delphi的可重複使用性。

之後,團隊也將著手開發一款更大、可重複使用性更高的生產型載具,並計劃在示範任務中讓客戶的酬載一同升空。

如果Lux Aeterna的可重複使用衛星技術成功,將對太空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影響一:大幅降低成本

透過重複使用衛星,可以大大降低每次任務的發射成本,讓太空探索和商業應用更經濟實惠。

影響二:提高任務彈性

可重複使用的衛星,可以根據不同任務需求更換酬載,不再受限於一次性設計,提供更高的操作靈活性。對於需要短期測試或修改任務的單位尤其有利。

影響三:減少太空垃圾

目前地球發射大量的一次性衛星,最終都將成為太空垃圾。而Delphi的可回收設計有助於從源頭減少這一問題,促進太空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影響四:加速產業成熟

Brian Taylor認為,儘管太空飛行創新已有數十年歷史,但這個產業還處於非常年輕的階段。衛星的可重複使用性將有助於其達到類似電腦晶片或汽車產業的成熟度,帶來更多前所未有的太空應用和經濟機會。

Lux Aeterna相信,隨著太空運載成本的下降,可重複使用的衛星將開創太空經濟的新篇章。泰勒也表示,「我們不知道我們會遇到什麼,這可能是最令人興奮的部分。」

參考資料:techcrunchspacenewstechinasia

延伸閱讀

中年賭上積蓄當「太空清道夫」,日本Astroscale要做NASA做不到的事
聚達創投10年投資布局:未來如何深耕AI、太空等4大關鍵領域?
下一個半導體聖地:太空!英國新創Space Forge創歐洲史上最大A輪募資
被告、破產又換CEO,太空新創Firefly創業11年終於攜手NASA飛向月球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中國需求強勁 輝達向台積電訂30萬片H20

路透社
02

外送餐點新勢力?8/1 關稅大限逼近,市場為何一點動靜也沒有?及其他一週大事

1% STYLE
03

公開數據受限、AI發展卡關!4大協會發布聯合聲明:台灣新創需要更彈性法規環境

創業小聚
04

2025 AI Forum隆重登場,台灣AI正式進入實戰與共創時代

創業小聚
05

日本官員:日美貿易協議保障日方享有晶片及藥品最低稅率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