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電神器」!石墨炸彈掀陸網熱議 台灣亦曾擁有相關技術?
近期,「石墨炸彈」這款神秘武器的運作概念影片,中國大陸的媒體和網路論壇上,掀起討論。雖然名為炸彈,卻不會殺傷任何人,反而是藉由大量釋放導電性良好的石墨纖維絲,造成敵方的電網短路,最嚴重更足以癱瘓電力系統。過去,美軍曾在實戰中使用,也造成顯著效果。而資深人員透露,我國過去也曾經研發、擁有相關技術。
近年,「量大管飽」的遠程火箭彈,讓中共解放軍自豪,更頻頻將台灣的能源節點,納入火箭彈實彈射擊的假想標靶。然而,除了火箭的射程與打擊範圍必須嚴加防範,彈頭內「看不見的殺機」——石墨炸彈,也引發我國軍事安全領域的高度關注。
一段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於2021年釋出的火箭系統概念展示影片,再次於中國大陸軍事論壇間引起熱議。影片中展示名為「衛士600」的遠程火箭,其中的導電纖維戰鬥部,從集裝箱平台發射後,未命中目標,卻在空中釋放出多達90個金屬罐狀物,落地後爆散出大量的石墨纖維絲,纏繞於電力設備之上。這些纖維直徑僅0.01公釐,但是導電性良好,足以導致電網癱瘓。
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資源所所長蘇紫雲指出,這類石墨纖維約為人類頭髮千分之一細,能深入電力設施縫隙,造成變壓器、高壓鐵塔設備短路。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也表示,雖然石墨炸彈對人員無直接傷害,但對電力節點衝擊巨大,等同癱瘓現代化社會運作的核心系統。
而石墨炸彈,造價低廉,也難以即時清除修復,具有高成本效益,故被稱為「電力開關」、「關燈神器」。這類武器首次應用,要追溯到1991年波灣戰爭及1999年科索沃戰爭,美軍成功癱瘓敵方七到八成的電力系統。而今,中共似乎也已掌握相關技術。
蘇紫雲指出,公開資料顯示,除了美國和中國大陸、韓國也擁有相關技術。甚至在2006年,我國國內報導就曾披露,台灣進行了相關研究。周宇平回憶,當年中科院曾就「萬劍彈帶石墨彈」概念進行過實驗,主要針對軍用電網進行模擬。
針對這項潛在威脅,安全台灣學會理事長楊太源分析,中共若要對台運用石墨炸彈,應該不會在奪三權(奪取制電磁權、制空權、制海權)時,而是開始進行登陸作戰時,評估是否需癱瘓我國電網系統,視其目標與彈頭數量而定。然而,周宇平補充,由於石墨炸彈裝於彈體內,載具包含空射武器或遠程火箭等多種手段,事前偵測困難,僅能仰賴情報預警與前置防衛部署。
楊太源強調,台灣目前仰賴「北電南送、南電北送」的六條輸電幹線極為脆弱,若遭破壞,可能導致區域性大規模停電。他建議,政府應加速推動分區電廠與自主電網架構,強化重要政府與軍事單位的獨立供電能力,以降低集中電網帶來的戰略風險。
面對石墨炸彈等「非致命卻癱瘓式」攻擊手段,台灣必須從現在起,重新思考能源安全與防禦韌性。唯有料敵從寬,方能禦敵從嚴,確保電網關鍵基礎設施不再成為對方武器展示的試驗場。
顯示全部
留言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