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幕》花蓮魏家三階段轉向:「挺罷免」的背後,是刀影與金流?
Newtalk新聞
花蓮縣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罷免案不僅是一場選舉行動,更撼動地方長年盤根錯節的政治結構。其中,藍營地方勢力「魏家」的角色備受矚目。傳出魏家在罷免過程中出現三階段態度轉折,從支持、沉默到模糊現身,不僅揭露家族內部分歧,更引發地方各界揣測,在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傅系」在政治壓力與金錢運作下,魏家的角色轉變成為地方政治異動的縮影。
第一階段:原擬挺罷免 卻遭「亮刀」威嚇噤聲?
傳出傅崐萁罷免進入通過第二階段門檻之後,魏家長輩之一、前花蓮縣議員魏東河原本計劃表態支持罷免行動。然而,就在表態前夕,地方盛傳其住宅周遭出現不明人士「亮刀恐嚇」,疑似意圖以暴力手段逼迫其撤回立場。
雖然未有直接證據指出幕後黑手,但地方輿論普遍懷疑與傅崐萁勢力有關,且該事件發生後,魏東河隨即噤聲,令「遭恐嚇而沉默」的說法甚囂塵上。
第二階段:家族分裂浮現 挺罷免與選票壓力難以整合
據傳,在罷免進入三階投票全面宣傳期後,魏家內部立場嚴重分裂。魏東河與魏木村兩兄弟早已對傅崐萁長年壓制心生不滿,傾向支持罷免;而年輕一代如花蓮縣議員魏嘉賢、花蓮市長魏嘉彥和花蓮市民代表魏鈺晟則因考量未來選舉前景及國民黨地方票源分配,遲遲不願表態。
據知情人士指稱,國民黨在花蓮的地方票源主要掌控在傅崐萁與國民黨花蓮縣黨部主委張逸華手中,魏家若公開表態挺罷免,未來可能被排除在提名與資源分配之外,因此家族內部始終無法整合立場,形成「長輩挺、晚輩縮」的局面,政治動向陷入混亂。
第三階段:選前兩週傳收金轉向 傳魏家罷免前一日低調旁觀、未表態
最受關注的轉折出現在投票前兩週。地方盛傳魏嘉賢的態度突然轉變,原本低調處理罷免議題的他,疑似因收受一筆「數百萬」政治資金,作為對罷免「不阻擋、不聲援」的交換條件。
傳言指出,他以「參訪韓國」名義,暫時離開地方政壇主場,避開罷免活動的公開場域。而在罷免投票日前後,地方並未見魏家人公開現身街頭或遊行場合。
相反地,地方盛傳,罷免前一日,魏嘉賢、魏嘉彥、魏東河與魏木村當時皆有出現在罷免相關現場附近,但並非以公開或主動參與者身份登場,而是保持低調、在一旁觀察情勢。沒有發言、沒有標語,也沒有與群眾互動,整體呈現高度觀望的模糊姿態。
這樣的作法被地方輿論解讀為魏家「不願押錯邊」,選擇不清楚表態以避免捲入事後的政治清算。
魏家的沉默與模糊,是政治現實下的自保選擇?
花蓮魏家長期為藍營地方重要勢力,此次在罷免案中三階段角色轉變,顯示家族內部面對政治壓力與選票算計時的無力與分歧。從傳出遭恐嚇噤聲,到傳收金低調處理,再到罷免前夕的曖昧現身,魏家的每一步都被地方放大解讀。
雖然魏家始終未正式發表公開立場,但其「不表態」本身,已被視為一種選擇。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