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做哪個產業最賺錢?他揭1低調行業「月賺150萬元」,中高齡二度就業也OK
年薪80萬是朋友「一個月收入」!一名40歲上班族近日在網路上發文感嘆,自己工作一年的收入,竟只是身邊開餐廳創業朋友一個月的淨利50萬到150萬,讓她直呼「階級真的好難翻轉」,貼文一出,也有餐飲業過來人點出現實面。此外,主計總處曾公布「112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顯示,全台「小吃、食品及飲料」攤商約有12.5萬攤, 以小吃、食品及飲料類攤販12.5萬攤最多,占總數過半,這些攤位平均年營收約152.5萬元,年平均利潤落在54.5萬元。
開餐廳、團購創業真的很賺錢?過來人揭真相
網友在Dcard發文分享,父母是一般上班族,媽媽偶爾會操作小額股票投資買賣,他的職涯路線與父母相似,屬於穩定領取固定薪水的上班族,目前年薪約80萬元,偶爾會進行小額股票投資。
然而,他看到經營餐廳的朋友,單月營收動輒破百萬,淨利在50 萬到150萬元以上,甚至願意聘請主廚,開出高達12 萬元的月薪,他也在留言處補充,朋友家是百年老店,第四代接手,「基本上也就是睡到自然醒,再去店裡看看狀況然後點一下錢就回家追劇上餐廳或安排出國」。
原PO指出,另一位友人靠經營團購,一檔商品就能賺進5至6萬,每月開好幾檔,讓他感慨,「他們ㄧ兩個月收入,居然是我一年社畜的薪」。
原PO坦言,自己曾經踏出舒適圈創業,但年收入與上班族相差無幾,「年紀到了40,父母也勸退我,回公司行號」,他表示,而近年來生意也越來越難做,最終她選擇重返職場,感嘆,「 階級好難翻轉,完美複製父母」。
做餐飲超賺?過來人揭真相
貼文一出,有餐飲業過來人分享,「餐飲企業老闆路過,妳朋友在吹牛,不然就是黑心壓榨勞工到了極致。餐飲業成本結構大概是這樣:食材30~60%、人力成本20~40%、房租10~25%、水電瓦斯雜費5~10%,當然可以不含自己薪水,但自己去算就知道了,整個不合理。妳可以去查餐飲龍頭王品等股票的財務報表,餐飲淨利落在8-12%」、「我四家店一個月營業額700~800萬,淨利也才110~180萬,而且還沒扣稅,每兩個月要繳營業稅60萬左右,每年五月要再繳200多萬的稅」、「有在研究都知道餐飲業50~150萬淨月入根本超難,除非天天爆滿那種」。
也有網友表示,「你去創業看看,遑論一個月利潤 50 萬,光是要收支平衡壓力就夠大了,既然年齡已不能打掉重練,你更應該思考如何增加被動收入」、「開業醫也是月收入100-200+,賣吃的也是100-200+,早知道一畢業就來賣吃的,輸慘」、「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啦」、「我認為你不用太把朋友的話當一回事年薪80萬在台灣也是平均之上了」、「高風險高報酬,去了解台灣創業五年沒倒的機率是多少,做好自己能力能所及的事,並規劃好就可以了」。
中年創業可以做什麼?
根據104人力銀行指出,根據主計處統計,臺灣屆齡退休人數漸增,近5年均逾10萬人,餐飲業面臨人力短缺困境,中高齡員工成為支撐產業的主力。業者為因應人力缺口,紛紛採取增加工讀生、縮短營業時間、聘用二度就業婦女。
此外,隨著人生歷練與資源逐漸累積,愈來愈多40歲以上的工作者開始考慮投入創業行列。根據經濟部「新創圓夢網」指出,中年創業優勢在於擁有工作經驗與豐沛人脈,加上對商業市場運作有足夠掌握,培養出對顧客需求的敏銳度,中年創業時可以考慮產業類型為:顧問或諮詢服務、 專業培訓和教育、市場研究和策略規劃、 網路或實體商店的銷售、專業型服務、 加盟或投資。例如:開設健康諮詢中心、養生飲食店、運動健身中心,或者進行健康產品的研發和銷售。
台灣做什麼產業最賺錢?
根據日前主計處公布6月工業及服務業調查,6月工業及服務業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50524元,究竟6月工業及服務業哪一行最賺錢呢?
1、金融及保險業:86609元
2、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83318元
3、電力及燃氣供應業:76714元
4、運輸及倉儲業:70127元
5、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66835元
此外,主計總處曾公布「112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顯示,全台「小吃、食品及飲料」攤商約有12.5萬攤,以小吃、食品及飲料類攤販12.5萬攤最多,占總數過半,這些攤位平均年營收約152.5萬元,年平均利潤則落在54.5萬元。
完整討論:Dcard
資料來源:《主計處》、112年攤販經營概況調查、新創圓夢網(推薦閱讀)55歲中高齡可以做什麼工作?台灣知名企業徵才「不限學歷經驗、二度就業」,錄取後再領6萬元獎勵金
責任編輯/陳得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