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大暴雨租借「共享傘」踩雷! 「傘面破洞」民眾帽子全濕
最近天氣不穩定,捷運站口的共享傘是突然下大雷雨的好朋友,沒想到卻有民眾踩到雷,借到一隻有破洞的傘,讓她整個帽子濕了,超崩潰。而機台的租借機制,傘是一整排,一頭借出,一頭歸還,沒得選要哪一把,加上我們重回民眾租借的站點,發現破損的共享傘竟然還在,可見這機制下,難以避免拿到破損傘。業者則建議民眾三分鐘內檢查,同站歸還就不會收費。
手機一按雨傘就來,遇到壞天氣不怕雨不怕曬,就靠共享傘,但更怕借到問題傘,好悽慘,傘面破損上頭兩條痕跡,從內部看透光更明顯,民眾好無奈當時就是雨太大,才會借共享傘沒想到。
租借到破損傘民眾 高小姐:「(想說雨)有大到就是,身體沒濕,可是我的漁夫帽濕,我就覺得有點奇怪,我才發現說,不會是傘破洞了吧,因為那個傘骨全部都濕掉了,(歸還時)我也不能跟別人說,(或標示)這支傘壞了沒辦法用,我還是把它還回去。」
回到當事民眾租借共享傘的站點,位置就在台北車站M5出口,實際拿了一把傘,一打開,發現傘面上也有一個破損點,對比民眾照片,破損痕跡非常相似,疑似就是同一把,可見過了一天破洞傘還是繼續在站點循環。
蓮蓬頭打開,模擬下大雨撐破洞傘多崩潰,看看傘內水滴滴答答流下來,小小破洞就能讓頭頂全濕。而共享傘排排站,機台借還機制就是一邊借另一邊還,並不能自己挑傘,當事民眾也指出,借了傘頂多檢查傘骨,根本不會注意有無破洞。
其他民眾:「應該是不會(檢查),應該就是走出去打開,才會發現(破損),如果沒有很多(破損)就算了,因為有傘用總比沒有傘好。」
台北車站周遭站點,M5出口12把中1把破損,M6出口11把沒問題,M8出口9把傘也正常,破損率不算高。業者就指出,建議借傘三分鐘內打開確認,在同一機台歸還不會收費,平時會有維運團隊,巡檢調度共享傘,使用者也能向官方回報加速處理。
只是共享傘不像腳踏車,民眾有默契,只要椅墊轉反方向,就知道這台壞了,又或是租借共享行動電源無法使用,馬上就知道,共享傘壞了難標示,租借得要多檢查,否則踩雷,就算有大頭,暴雨還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