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榮景1/受惠 AI 應用!上半年出進口總值創新高 同步雙位數成長
我國今年上半年出、進口值雙雙締造歷年同期新高,分別成長25.9%、20.5%,寫下驚人的雙位數成長。但國際環境不穩定,且提前拉貨效應消退、基期墊高,下半年出口成長力道恐將受限。
財政部統計處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國出進口貿易概況。報告指出,美國川普總統於今年初重返執政,在貿易方面隨即推行更全面的關稅措施,且政策反覆多變,為市場增添更多不確定性,國際機構普遍預期今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世界貿易動能也同步轉弱。
但人工智慧(AI)等創新應用蓬勃發展,持續推升對我半導體與資通訊產品需求,並帶動國內相關供應鏈廠商擴大投資力道,加上美國暫緩施行高額之對等關稅,引發客戶端的強力拉貨。
隨AI應用、高效能運算等需求不斷擴散,客戶端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提前備貨效應發酵,今年以來我國出口值大致呈逐月遞升,3至6月規模拿下歷年單月前四高,其中5、6月更突破500億美元大關,寫下空前水準。
若以季為基準觀察年變動率,今年第1季出口增17.5%,第2季擴大至34.1%;進口值則受惠於科技產業鏈的國際分工運作與出口引申需求,再加上資本設備購置強勁,第1、2季各年增16.2%、24.5%,續呈雙位數升勢。
受惠於科技產業鏈分工運作與出口引申需求,我自南韓進口大量記憶體,推升上半年我國農工原料進口增加近二成;資本設備因半導體設備及資通設備進口倍增,年增近六成;消費品進口受資電產品買氣提升與小客車減少交互影響,小增2.3%。綜計上半年出口總值2,833億美元、進口2,275億美元,雙寫同期新高,年增率分別為25.9%、20.5%。
與亞洲主要經濟體比較,我國出口最為亮眼,表現優於香港(前五月)之年增16.1%、新加坡年增9.4%、中國大陸年增5.9%、日本年增4.8%、南韓年減0.03%。
今年上半年繳出亮眼成績單,但下半年仍有諸多隱憂。財政部從兩方向分析,首先,美國與主要經濟體之貿易僵局難解,國際貿易依然處於緊張局勢,美方雖然強調將於8月啟動新一輪關稅措施,但政策是否如期執行難以預料,再加上地緣政治衝突、氣候變遷及中國大陸經濟失衡等風險仍存,總體經濟面前景仍有諸多未定變數,恐怕會持續牽制消費與投資意願,並加大金融市場及物價波動,短期內全球經貿情勢不易擺脫震盪起伏,尚須審慎應對。
在AI應用擴散及預應關稅帶動的強勁備貨需求,持續激勵電子、資通等科技產品出貨動能,第2季我國出口及製造業生產同攀單季新高紀錄,目前而言,就業市場尚維持平穩,但零售消費受景氣影響而有轉趨保守跡象。展望未來,由於國際大環境不穩定因素迄未緩解,且隨提前拉貨效應消退、基期墊高,加上傳統產業外銷尚面臨海外產能過剩之干擾,下半年出口成長力道恐將受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