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慢性攝護腺炎是什麼?一次掌握2大原因、症狀及治療方式

Hello醫師

發布於 2小時前 • 文:連珮妤|資料查核:吳振宇醫師

攝護腺是男人特有的器官,位於膀胱和尿道交接處。一般而言,中年之後的攝護腺肥大尤其帶給男性最多困擾;然而對於年輕男性而言,解尿不順、會陰部疼痛都有可能都是慢性攝護腺炎的前兆,治療成效往往難以藥到病除,也容易復發,讓許多男性不堪其擾。

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引發慢性攝護腺炎?會出現哪些症狀?該如何治療呢?《Hello醫師》請到泌尿科醫師,為您解答慢性攝護腺炎的各類疑問。

慢性攝護腺炎的原因

慢性護腺炎可依據是否為細菌感染導致,分為以下2種類型分別說明罹病原因:

  • 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因細菌感染所導致的慢性細菌攝護腺炎,可能由上行泌尿道、直腸或淋巴遭到大腸桿菌、革蘭氏菌等致病菌感染引發。
  • 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又可稱作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可分為發炎性與非發炎性,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慢性攝護腺發炎,致病的機轉目前尚無定論。不過醫師表示,有一說為病患可能因括約肌不正常收縮,而引起攝護腺內尿道壓力增加,造成尿液逆流進入腺體引起攝護腺發炎。

慢性攝護腺炎有哪些症狀?

醫師表示,慢性攝護腺炎主要症狀為疼痛及排尿障礙,疼痛的部位通常在下腹部、會陰部、鼠蹊部、陰莖和睪丸附近,排尿障礙則包括解尿困難、尿流緩慢、頻尿、急尿感及夜尿次數多,或於射精時引發不適。

另外,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患者易因反覆攝護腺感染,而影響精蟲品質。

慢性攝護腺炎診斷

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慢性攝護線炎的症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醫師會先詢問是否有相關病史,並進行下列幾項基本的身體檢查:

  • 肛門指診:會先讓病患面部朝上躺下或側臥,雙腳朝向腹部彎曲讓雙手抱住。接著,將食指由病患的肛門伸入、觸摸其攝護腺,以確認患者是否有些許壓痛及腫脹等慢性攝護腺炎的症狀。
  • 尿液檢查:藉由分析病患的尿液樣本,找出其中是否遭到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感染。
  • 攝護腺按摩:由攝護腺旁邊往中間按摩,以便收集病患的攝護腺液,再將檢體拿去做顯微鏡檢查及細菌培養,進一步鑑別診斷。

慢性攝護腺炎治療方法

慢性攝護腺治療方式可分成藥物及物理治療:

藥物治療

  • 抗生素:目前用來治療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的抗生素,主要為Trimethoprim及Quinolone,病人用藥時間需至少1個月來達到療效;若病況較為嚴重,可能需用藥長達3個月,甚至半年;然而也有一些患者於治癒後2年內復發。
  • 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可降低膀胱頸和近端尿道張力,減少尿液逆流進入攝護腺。
  • 肌肉鬆弛劑:可以放鬆骨盆底肌肉、減少痙攣引起的疼痛及排尿障礙。
  • 消炎止痛藥:能夠緩解慢性攝護腺炎發作後所帶來的疼痛。

物理治療

除了給予病患藥物治療外,還會搭配物理治療同步改善,包括進行攝護腺按摩、熱療坐浴或低能量震波等,緩解病患骨盆神經肌肉不適症狀。

醫師指出,攝護腺手術在治療慢性攝護腺炎不是主要角色,除非病患因膀胱頸狹窄、攝護腺肥大或其他原因而造成慢性攝護腺炎;或症狀極為嚴重,且藉由上述藥物及物理治療皆無效用時,醫師才會經尿道替病患進行攝護腺刮除或剜除手術。

🍀想知道怎麼吃、怎麼動最健康?加入《Hello醫師》LINE好友,讓專業來解答!

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手術怎麼選?住院幾天?有後遺症?泌尿名醫全解析

---

(圖片授權:Shutterstock)

若您有任何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醫師》聯繫:info@helloyishi.com.tw

查看原始文章
轉發 (0)
Loading...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月經來吃「這5種食物」恐害經痛加劇!專家示警 乳製品上榜

常春月刊
02

照顧病母過勞叫葬儀社送走被說沒擔當 兒:我顧到老婆跑掉沒存款,你跟我說擔當?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3

工人「身首異處」幾乎宣告死刑!上海醫完成全球罕見手術 創醫學奇蹟

CTWANT
04

醫起看/她水煮沸直接喝 從沒用濾水器...掀一票人共鳴

EBC 東森新聞
05

年輕工程師不菸、沒家族史!「1症狀」揪出肺結節 醫驚:不寒而慄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消息

開學季注意「1病毒」高傳染力,醫生示警:「這類人」無疫苗可防

造咖

防代謝症候群防先降三高!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42萬人受惠,遠離慢性病威脅

華人健康網

上班族腰痛到送急診 醫查「輸尿管結石」1年後竟又復發

TVBS

吃魚小心暗藏重金屬、寄生蟲風險 營養師:「3部位」要謹慎食用

健康醫療網

背痛竟是骨質疏鬆在掏空骨骼!微創骨水泥手術治療頑固性背痛新選擇

華人健康網

心臟罷工2.85秒!他突暈厥 醫揪「病竇症候群」惹禍

中天電視台

Jolin蔡依林9點半就睡!營養師揭「早睡減脂法」關鍵 瘦得快又不復胖

常春月刊

常覺得累、頭暈?男子確診急性血癌 中西醫合攻穩定抗癌

健康醫療網

他背痛、身高縮水3公分!醫揪「1問題」找上門:死亡率3成

三立新聞網

年輕工程師「堅持做肺癌篩檢」 醫驚:竟有毛玻璃結節

中天電視台

晨勃消失別怕!真男人只看「硬度」 壯陽神藥就在你身邊

中天電視台

不菸工程師「無家族病史」狂咳竟是肺有結節 醫示警:年輕人罹肺癌不罕見

CTWANT

贅生皮多為良性增生 醫: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需就醫

NOW健康

亞東醫院突破萬例開心手術 打造全方位心臟守護平台

健康醫療網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關鍵! MRD陽轉陰成癌友「存活指標」 醫:復發死亡風險差7成

潮健康

為了自己好而強迫對方?小心「For me思考」害你失敗:1招修正心態

優活健康網

不敢踏出舒適圈?Google創意博士教你「毫無保留的開放」活出成功人生

優活健康網

膳食纖維比蘋果、水梨高!便祕吃「棗子」清腸道:還能降血壓、膽固醇

優活健康網

可可抗發炎、防失智!專家提醒:與香蕉食用間隔2小時

中天電視台

年輕工程師「1症狀」 醫查驚「肺部有異狀」:不寒而慄

三立新聞網

竟有「超級老人」!80歲腦齡卻像50歲,祕密可能不在生活習慣!

造咖

吃蛋可補「膽鹼」抗發炎 醫:孕婦、停經女性要足量攝取

ETtoday新聞雲

ESG無痕胃拉提是什麼?為何成為新一代減重利器?專業醫師一次說明

健康醫療網

NG早餐猶如吃下脂肪 8食物能吃飽!還製造快樂荷爾蒙

中天電視台

這疾病雖無法逆轉 多專科治療可延緩病程、改善生活

常春月刊

上腹痛「大便變1色」!4旬男急看診 醫見2cm腫瘤:罹癌了

TVBS

血脂高別怕!醫師教你降膽固醇秘訣:吃這「3種好油」守護心臟

常春月刊

贅生皮雖屬良性 紅腫疼痛勿輕忽!專醫提醒:避免摩擦、自行處理恐致感染

常春月刊

世界第2營養食物令人害怕 外型像極了「外星人分娩」

中天電視台

大林慈院蔡宗晃醫師深耕成癮戒治 獲反毒有功人士

TCnews 慈善新聞網

心臟停2.85秒!中年男跑步突暈厥⋯醫揪「病竇症候群」讓心跳異常

優活健康網

大腸癌危險因子恐從兒童期就悄悄上身!薑黃素干擾癌細胞,成抗大腸癌明日之星

常春月刊

堅守好穀力銀養好煮意 雲林電鍋料理競賽

TCnews 慈善新聞網

他大便顏色改變 竟長2公分腫瘤

ETtoday新聞雲

怕甜不敢吃水果?最新研究:「高營養密度低GI水果」每天吃200克可預防糖尿病

信傳媒

處暑「秋老虎發威」致過敏、皮膚癢?中醫推「黃耆百合茶」改善秋燥

優活健康網

今年秋冬當心 流感恐出現2病毒「共舞」

CTWANT

他當兵「軍中唯一杜比全景聲男人」 醫:威風但不是好事

ETtoday新聞雲

作息紊亂、外食應酬,讓你代謝卡關?專家提醒:體內循環才是保養關鍵

姊妹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