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質疑恐債留子孫 基隆擬發行公債再議
〔記者盧賢秀/基隆報導〕基隆市擬發行債券挹注基隆捷運建設與場站開發,突然擬定「基隆市公債發行自治條例」草案,基隆市議會今天審查時,多數議員認為,市府未經專業可行性評估、也未向議會報告就提出發行公債自治條例,太過兒戲,恐債留子孫,最後市議會要求市府經專業評估向市府專案說明會,下次定期會再提出議會審議。
市府財政處指出,為市政建設籌措資金更靈活,並減輕債負擔,因此擬定「基隆市公債發行自治條例」草案,作為未來發行債券的法源依據。
市府秘書長方定安表示,為了多元籌措財務才想發行公債,尤其是未來捷運建設周邊場站和都更區開發等,都需要龐大資金,市府可以靠公債的方式,多元取得資金,也讓建設推動更加順利。
不過市議員鄭文婷和張顥瀚等人指出,台中市去年也擬定了公債自治條例,原目標是因應台中即將有2千億的公共建設,但事後又轉換為以債還債。市府在沒有降低利率風險、減低債息負擔及市場可行性評估,就擬定公債發行自治條例,太過草率,要求退回該自治條例。
市議員陳冠羽表示,市府之前提出港景摩天輪、免費送電動車、季季有煙火等政策,讓民眾「亂花錢」的印象。這次臨時會市府突送進公債發行自治條例,市府應先提出明確的施政計畫與政策藍圖,向市民完整說明資金用途與必要性,而且沒有專業可行性評估,實在太兒戲,恐債留子孫吃老本,市府無法接受。
市議員張耿輝表示,捷運建設是大家所期待的,目前財劃法加上計畫性補助款不確定性,發行公債也比舉債便宜,他認為可行。
方定安表示,發行公債在財務的籌措,可以截長補短,有更多元性,現只是提出自治條例,議會若通過的話,後續就可以針對建設基金籌措的方式,提出更縝密的計畫,透過專業的會計師將財務的籌措計畫算清楚,再徵求議會的同意,才會發行公債。
經過多方討論與協調,議會審查會要求市府經專業評估向市府專案說明會,下次定期會再提出議會審議。(15:1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