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賈程年/國民黨主席選舉匪夷所思
[NOWnews今日新聞] 一份網路媒體民調,才以「9人爭國民黨魁,你選誰當黨主席?」為題發起投票,投票還在繼續,謝典林一早就宣布退選,媒體只能尷尬的把謝典林拿掉,改成8人爭奪。不算早一步退選的張雅屏,加上郝龍斌尚未正式宣布參選,這次黨主席最後到底有誰要選、有誰選到底,真的霧裡看花。
看似熱鬧喧囂的多人爭霸,實際上凸顯了國民黨的荒謬現況。網路投票領先者曾是民進黨籍,排第二的退選了,其他幾位表態參與者的知名度低的可憐,網路上參與投票的人甚至不必是黨員,這樣的民調固然炒熱話題,卻毫無幫助,難掩黨內對於改革方向與核心價值的空洞,主席選舉像是一場人頭表態的遊戲,而非承擔大任的抉擇。
國民黨主席選舉應是展現政黨方向與願景的舞台,尤其是大罷免全數過關之後,國民黨正好重振旗鼓,突顯存在價值之時,現在卻演變成勸進、勸退戲碼,朱立倫勸進盧秀燕、韓國瑜勸進趙少康、連勝文勸退謝典林,幾位望之彌高的黨內人物,就在短短幾天內,彼此勸進、謙讓、拉鋸,著實也是傻眼。
人家講「九條好漢在一班」,問題是這一班明明有更多大漢,這些大漢不出來,結果九條好漢出來了,但這九條好漢卻不是黨內認為的首選,真正孚眾望、得人心的卻還在燈火闌珊處。
隨著登記日逼近,一個個原本高喊參選的人,又接連退場,留下的不是競爭的激烈,而是空洞的喧嘩。更令人費解的是,參選人拋出的訴求,少有針對國民黨如何改革、如何重獲人民信任,而是誰該被保護、誰要免於炮火。這樣的邏輯,不只讓黨員看不懂,更讓社會感到匪夷所思。
謝典林退選時強調,黨主席應該首要任務是「保護盧秀燕」,讓她卸任市長後能順利參選總統。這種說法聽來彷彿國民黨不是一個政黨,而是一個護送總統候選人的俱樂部。黨主席若只是為了替特定人士鋪路,而不是帶領政黨提出政策論述、建立團隊戰力、重拾社會信任,那國民黨未來的路只會愈走愈窄。
反觀民進黨,雖然問題叢生、爭議不斷,但在權力運作上有明確的繼承規劃,黨內菁英知道如何接棒,對外也能展現「團結」的假象。對照之下,國民黨此刻不僅欠缺願景,連基本的組織都顯得鬆散。主席選舉不是討論如何帶領黨走出谷底,而是誰該被保護,誰該被掩護,如此格局,讓支持者難以不心寒。
國民黨至今沒有一位足堪大任的人願意站出來,展現大格局、大戰略,這是最大危機。面對民進黨長期執政與社會結構的變化,國民黨需要的是一個能整合世代力量、提出前瞻願景、敢於面對挑戰的領導者。
但現實卻是:一場主席選舉搞得像「試水溫」或「個人秀」,而改革的內容、重新執政的藍圖、吸引青年世代的策略,幾乎付之闕如,唯一的目標就是「保護盧秀燕」。
外界期待國民黨展現責任與能力,卻只見政治算計與自我設限。當主席選舉失去嚴肅性,當改革議題淪為口號,當領導位置被視為權力分配而不是責任承擔,國民黨就只能繼續在「匪夷所思」中原地打轉。真正的考驗不是主席寶座誰坐上去,而是國民黨是否還能找回承擔大任的勇氣與能力。
●作者:賈程年/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