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10月持續高溫「秋老虎」威力驚人 醫提醒這時段別外出

NOW健康

更新於 10月06日00:39 • 發布於 10月06日06:00 • 辰蘊如 報導

【NOW健康 辰蘊如/台北報導】入秋後氣溫卻仍持續飆高?別以為秋天就能鬆懈。今年處暑過後,亞洲多地仍出現38度以上的酷熱天氣,正是俗稱的「秋老虎」。台安醫院家醫科翁珮瑄主任醫師提醒,季節交替的高溫往往比盛夏更具威脅,如果掉以輕心,可能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

身體還沒準備好 秋季熱浪殺傷力更強

研究指出,季節交替時的熱浪因人體尚未完全適應,對健康的衝擊甚至比盛夏更大。美國資料也顯示,每年第一波熱浪的死亡率最高,就是因為身體的散熱機制還來不及啟動。雖然「秋老虎」不是第一波熱浪,但同樣出現在氣候劇烈變化的時期,危險機制相似,風險不容忽視。

翁珮瑄醫師說明,這種忽冷忽熱的天氣會讓人體散熱系統「超載當機」,增加中暑風險。門診也發現,不僅心血管、呼吸道疾病患者容易惡化,精神健康也會受影響:高溫容易造成失眠、焦躁、憂鬱情緒加重,甚至提高自殺風險;而部分精神科藥物還會干擾體溫調節,使患者更容易出現危險。因此,身心狀況都需要在高溫下特別注意。

熱傷害依嚴重度分三級 不可掉以輕心

熱傷害依嚴重度可分為三個階段:「熱痙攣」出現肌肉抽筋;「熱衰竭」頭暈、噁心、臉色蒼白;「熱中暑」體溫超過40度、皮膚乾熱、意識不清。其中,熱中暑的死亡率可超過三成,是最危險的緊急狀況。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未來高溫可能不分季節發生,防暑已經是全年都要注意的健康課題。

翁珮瑄醫師強調,防護永遠比急救重要,但如果真的遇到中暑或熱傷害,記住「涼、脫、散、補、送」防暑急救五字訣:「涼」移到陰涼處降溫、「脫」脫掉多餘衣物、「散」用電扇或濕毛巾或溫水幫助散熱、「補」補充足夠水分、「送」症狀持續或惡化時,立即送醫。

此外,避免在上午11點到下午3點的高溫時段外出,保持室內通風、做好防曬、隨時補水,這些看似簡單卻是保命關鍵。年長者、幼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和戶外工作者等高危險族群,更要格外留意。

最後,翁珮瑄醫師也呼籲,秋老虎不只會中暑,還可能影響身心健康。防暑要全年啟動,保護自己也守護家人。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矯正是美好旅程! 隱形矯正帶來3大效益綻放自信笑容
▸飯後脹氣吃胃藥不見效? 婦人確診膽結石阻塞引膽管炎

NOW健康:FBIGThreadsYT官方LINE醫級邦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 秋冬呼吸道疾病高峰期

做好防護措施 讓免疫力站穩腳步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41歲女星0期乳癌「全切」 僅1%機率仍不幸復發

中天電視台
02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中天電視台
03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幸福熟齡 X 今周刊
04

肺癌早期超安靜!醫點名「2族群」務必檢查 早發現存活率高達九成

健康醫療網
05

溫體豬回來了!農業部揭「恢復供應時間」 但這1事仍全面禁止

常春月刊
06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