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Lenovo Yoga 7i 開箱實測:耐用、方便多工的實用筆電

壹哥的科技生活

發布於 2024年10月14日21:25 • 壹哥的科技生活

在筆電市場上只要講到Lenovo Yoga,就直接想到它那個可以讓螢幕360 度翻折的專利轉軸,而這樣的產品他們至少發展了12 年以上,現如今的Lenovo Yoga PC 是專為發揮創意而設計的筆電,我這次評測的Yoga 7i 2-in-1,搭載Intel® Core™ Ultra 7 155H,32GB 的RMA,擁有1TB 儲存空間,實際對我們日常工作夠用嗎?本篇透過實測跟大家分享。

Yoga 7i 2-in-1 採用全金屬機身,重量卻僅有 1.49 公斤、厚度 16.64mm,外型可以用精美二字形容。

這款筆電的 A 件(上蓋)的霧面磨砂與四周採用的圓角收邊,在體驗上非常舒適,上蓋的 LENOVO 銘牌與相對低調的 YOGA logo 也足以顯示個人品味。有趣的是今年的 Yoga 7i CD 件設計得相對 A 件突出,我認為這種帶有一點梯形的設計為 2-in-1 筆電帶來相對穩定的操作,是大膽而實用性的設計。

連接埠設計我覺得很剛好,左側有兩個 Thunderbolt™ 4.0 USB-C 連接埠、一個 microSD 卡插槽和一組支援 HDMI 2.1 TMDS的輸出埠,右側有一個複合式耳機/麥克風連接埠和一個 USB-A 3.2 Gen 1 連接埠。可能我是長期的 Macbook 用戶,多了這些配置讓我在使用上非常靈活,在我想要導入影片的時候,我不用另外找讀卡機、或者 USB-A to USB-C 轉接頭,工作上多了幾分便利與效率,交稿速度自然就提升。

Yoga 7i 2-in-1 不僅機身做了舒適的圓角收邊,就連這一代的轉軸本身也採用了圓角設計,無論是手持,還是視覺上的觀感,都有種人本設計的感覺,因為它在各種場合不管是收納還是取用、開啟,都非常的符合人體工學。

它採用的是背光鍵盤、觸控板大小約 120mm x 75mm,以我的手大小使用來說蠻夠用的,鍵盤上的快速按鍵設定也很實用,螢幕截圖鍵在 esc 旁邊,F7 可以設定觸發第二螢幕的模式,F12 可以叫出計算機,F8 快速進入飛航模式,F11 可以操作歷史應用程式等等,這些是我自己最常用的給大家參考。

便利的影音體驗

Lenovo Yoga 7i 2-in-1 配備了一塊很好的螢幕搭配全新 360 度多角度轉軸,同樣可以做出筆電、帳篷、平板等多種模式應用,但在這之前我想先提耐用度,這款筆電全機通過 21 項 MIL-STD 810H 軍規測試,前面也提到過 Lenovo 自 2012 年就開始開發相關的產品,因此內部也針對一些生活場景的使用做了嚴苛測試,在實際使用上來說,它在各種模式都有思考到用戶習慣,好比說我轉到平板模式,這時候背後的鍵盤跟觸控板就暫時失效,等到我恢復筆電模式就可以繼續使用。

這一次Lenovo Yoga 7i 2-in-1 配備了 14 吋 WUXGA OLED 螢幕,支援 PureSight OLED 顯示技術,動態更新率提升至120Hz,螢幕長寬比為 16:10,它的邊框非常窄,螢幕佔比約 91%,這在當前 14 吋筆電來說是相對窄的,而且這塊螢幕提供 100% DCI-P3 廣色域,還通過 VESA DisplayHDR500顯示認證、支援杜比視界 Dolby Vision、鍵盤左右兩側配置了支援杜比全景聲 Dolby Atmos 的揚聲器,不僅如此,這塊螢幕同時也通過德國萊因TÜV 低藍光護眼認證,不僅能降低長時間用眼的疲勞傷害,還能精準還原色彩。

除了有一塊好的螢幕,我認為它還有一個讓人安心的轉軸,正如同我一開始所說,身為 2-in-1 360 度翻轉設計的鼻祖,Yoga 7i 的 360 度翻轉技術可快速切換筆電、平板、顯示螢幕等多種使用模式,這是我在測試過程中最期待的,首先在筆電模式底下,這個螢幕可以讓我很輕鬆的一邊查看示範影片,一邊撰寫我想寫的腳本,鍵盤的舒適性跟觸控板的流暢性,讓我不需要使用滑鼠就可以完成我的作業。

我知道很多人都是買前生產力,買後愛追劇,所以我示範了這塊螢幕在一般室內環境下,以及反光環境之下的視覺觀感,大家可以自行判斷,我很喜歡它的螢幕爽感,只是這邊會建議在公共場所,務必要使用藍牙耳機唷~它支援藍牙5.2,配對非常迅速而且隨開即連,我試過了幾款藍牙耳機,連線體驗都非常好,這點請大家放心,當然啦~它支援 3.5mm 連接,也可以使用自己習慣的有線耳機爽追劇啦!

把鍵盤收折起來就進入平板模式,你可以輕鬆自由創作沒問題,順帶一提,下面這張圖的繪圖程度之高,絕對不是我畫的。

再來是展示模式,你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跟對方展示你自己的作品,不管是拍攝還是剪輯作品,我刻意在有反光的環境下拍攝室內燈光反射的樣子,我想效果不言而喻,透過這樣的展示效果搭配這塊螢幕,即使對方是客戶或者是長官,對於你的作品都會很滿意的。

Yoga 7i 配備了一組 FHD 1080p 定焦鏡頭,用來做視訊功能我覺得非常夠用,如果平常沒有要使用這顆鏡頭,它也具備 IR 防窺設計,設計上相當貼心,順帶一提,它支援 WiFi 6E 連線標準,在連線品質上不管是串流追劇,還是視訊連線,都可以得到相對好的品質。

Yoga 7i 的散熱方式是以單風扇從機身底部吸入(筆電底部有設計了襯墊墊高),然後將熱風從後方吹出,除非長時間使用上述的展示模式,否則都是不會有任何傷害到螢幕的狀況發生,我認為這樣的散熱設計是當前筆電設計當中最為理想的。

順帶一提,根據 Lenovo 介紹,Yoga 7i 底蓋使用 50% 的回收鋁金屬,並獲得 EPEAT Gold和Energy Star 認證,其 65W 電源整流器外殼使用 90% 的消費後再生塑膠。以乾壓紙漿作為緩衝材料實現無塑膠包裝,系統包裝更採用100%生物基竹纖維製成。包裝中使用的所有紙盒均經過FSC 認證,並由其他控制材料製成,這是我們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購買這樣的筆電產品,等於也間接幫助減少日後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Lenovo Vantage

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之前 Lenovo 筆電介紹過的Lenovo Vantage,其實每一間筆電都有這種類似控制中心的設計,但是在我過去一年裡使用他們筆電的關係,覺得很實用,可以跟大家分享。Lenovo Vantage 的介面設計非常簡潔,如果你是設計師或者美術相關科系的人,你甚至會覺得他們的配色很精簡,操作同樣直覺,改版後的功能表可以清楚讓你做一些過去可能要找很懂電腦的人才能操作的內容,好比說查看產品編號、BIOS 版本、處理器資訊等等。

但我覺得這次改版後最喜歡的還是 AI 模式,它會透過你目前在使用的習慣進行相對應的系統優化,可能我們平常玩遊戲多一點,帶一點工作,它就會進入遊戲模式,如果都比較平均,那麼就會進入一般模式,如果你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平常都使用 Google Wrokspace 搭配微軟 Copilot 工作,那麼自然就是被歸類到學習模式。

在 Lenovo Vantage 裡,可以迅速了解機器的溫度,同時做好電源控制,像是效能模式、省電模式,以及自動模式。一般來說我接上電源或者我確定我會使用效能比較多的應用程式,好比說 Photoshop、看 Disney+ 或者開 Steam,那我都會啟動效能模式。

如果你還是覺得進入 Lenovo Vantage、點開相關電池設定(是有懶成這樣??),那麼教你一個快速鍵,只要按下“Fn-Q”,就可以快速切換至效能模式,這時就會有相對應的圖示,在效能模式下隨即可以提升至最大功率以應對高強度工作任務。

如果是出門在外,快要沒電的時候,但是信打到一半還沒打完,這時也可以啟用省電模式幫你續命一下,等到到了定點在啟動快充,當然啦!你也可以按下 “Fn-Q”,進入省電模式續命的同時,即使是查看影音內容,風扇噪音也會比較低,官方數據指出,得益於Lenovo Intelligent Thermal System 5.2,其提升系統校能並延長電池壽命高達20%。

這邊有個很有趣的「翻轉啟動」功能,只要翻轉機蓋就可以開啟電腦,也可選擇一律開啟 USB 跟隔夜電池充電,我這些都有開啟,這些都是過去要透過複雜的操作才找得到的功能,現在直接在 Lenovo Vantage 裡面可以操作,如果你很喜歡他們的 Lenovo Vantage,可以把它當作小工具放在桌面上。

在 Lenovo Vantage裡還有快速硬體掃描,也可以透過訂閱他們的 Lenovo Smart Performance 進行最新效能調整與安全檢查,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因為每一部電腦效能優化最完善的就是它出廠設置,但是當我們拿到手上時,每個人有自己習慣使用的應用程式,或者因為工作、上學、玩遊戲等行為另外下載的應用程式跟各種大大小小的不同檔案,這時候就需要經過二次、甚至三次效能優化,我想這個就看個人需求。

Lenovo Yoga 7 產品定位比較特殊,基本上我把它歸類為是一個行動產品,既然是經常外出會帶的產品,就有遺失的可能,這邊會建議使用 Smart Lock,主要有「定位我的 LENOVO」、「遠端鎖定」、「資料抹除」、「尋回裝置」這四個選項,這功能給大家做參考,希望沒有人會用到這功能。另外,啟動 Smart Key 則是可以幫你快速進入 Lenovo Vantage,或者進入喜好設定。

支援多工操作的效能

我測試的這款 Lenovo Yoga 7 搭載的是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處理器、32GB LPDDR5X-7500。根據官網解說,這顆處理器採用3D效能混合式架構,具備6顆P-core(效能核心)與8顆E-core(效率核心)和2個低功耗效率核心,能夠提供革命性的性能和AI加速功能,在 AI Boost 運作下可提供 11 TOPS 的 AI 運算能力,有關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的相關資料可以參考連結

但我必須要說,這一款筆電非常安靜,在啟動「效能」模式的前提下,即使 CPU 長時間運作、跑分,或者繁雜的檢測任務,單一風扇也幾乎安靜,實際測試大約 52.8dB。

效能方面,在 PCMark 10 底下運作,得分 6957。在 Geekbench 6 當中,OpenCL 得分 35233 分。CPU 單核 2299、多核 12693。

Yoga 7i 機身輕薄又深具效能的秘密在於它採用的是 Intel® Arc™顯示卡,能夠以 AI 推動更好的創作和遊戲體驗。提供多達70%的圖形效能提升,支持加速內容創作和沉浸式高解析度遊戲,即使在移動中也能享有出色性能,而我在乎的應用則是這款筆電到底能不能剪片?

因此在測試期間我發現透過 Clipchamp 導入影片的速度非常順,即使是使用側邊的 USB-A 端口進行傳輸…因為這是某一年微軟XBOX 發表會,我幾乎已經忘記當時是什麼背景之下發表該款遊戲,我也沒太多時間聽完所有的演講內容,但是透過 AI 輔助字幕功能搭配 AI 剪輯,它真的可以讓我快速進入狀況,並且順出我意想不到的剪輯內容,幾乎不用怎麼修剪,就可以輸出,實際輸出一段 4 分鐘 50 秒左右的 1080P 影片,我等待不到 2 分鐘就完成了。這一切都是在 Intel® Core™ Ultra 7 155H 驅動之下所完成,在啟用 Lenovo Yoga 7 的效能模式底下達成這樣的成果,我是感到滿意的。

電池與續航

Lenovo Yoga 7i 它通過了 Intel® Evo™ 認證,先前在幾篇文章也提到過,取得 Intel® Evo™ 認證的筆電,都需要經過性能、電池壽命、連接性、音質與畫質、尺寸和重量等多方面的評估,以確保它具備卓越效能、出色的圖形處理能力和極致的移動性。此外,這款筆電還具備快速充電、高續航力、即時喚醒(預設開啟)等能力。

好吧!這也是我這次測試過程比較辛苦的地方。它配置了 71Wh 電池,支援65W 快充,使用 YouTube 開啟串流直播,螢幕亮度設定 50%、外擴喇叭音量設定 60%,在經過一個晚上的連續測試,隔天早上 5 點 30 我起床還剩 12% 電力,到了 5:56 電力用盡,總續航約在 12 小時左右,算是很耐操了,這次測試我有嘗試做長效模式的播放測試(螢幕關閉前提下),但是在連續播放 8 小時後我就放棄了,因為我看了電力還有 36%。官方數據是說一般使用約 25.5 小時,我想說的是,這款筆電的續航力非常足夠任何一般上班族正常使用一整天。

總結:方便多工的實用筆電

走到 2024 年,雖然當前智慧型手機已經有兩折、甚至是三折的摺疊手機可以使用,或許他們會吸收到一些平板的消費者,但我認為這種擁有方便多工的 360 度翻轉性能的 2-in-1 效能筆電,仍是不可取代的。

在測試 Lenovo Yoga 7i 之前,我擔心的是效能、多工實用性跟產品耐用性,因此本篇在測試的時候,盡量朝向這三個方向跟大家分享,主要也是要跟大家說明,Lenovo Yoga 7i 在最主要的筆電型態,可以迎合我們多工的使用,它有很好的顯示螢幕、也有效能讓我非常意外的外放揚聲器,在 intel 爸爸的加持下,這款筆電對於我們影音創作者來說,要用這款筆電剪影片完全不會太吃力。

更重要的是,身為 360 度翻轉筆電的鼻祖,Lenovo Yoga 7i 這次給它配上了很好的 OELD 螢幕,這讓我們不管是利用展示模式來分享工作成果,或者透過帳篷模式(搭配耳機)來追劇,都會有那種「花兩萬~三萬塊錢買這筆電,真的很超值」的感覺。因為我的繪畫程度不夠好,所以平板模式小畫家的部分,我很難跟大家保證說這樣的筆電在變成平板模式使用上是很不錯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樣的筆電具備平板的機能,確實也代表著,它是市場上少見方便多工的實用筆電。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Switch 2上市首月暢銷580萬台 全年度銷量預測不變

路透社
02

英特爾重整製造業務部門 3高階主管將退休

路透社
03

麥當勞擬2027年前加倍投資AI

路透社
04

美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組織動盪 數千項出口審查停擺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