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經典香奈兒11.12|為什麼是全球最受歡迎包款?一次搞懂這款傳奇包款背後的秘密
提到Chanel經典包款,多數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由香奈兒女士於1955年親自設計的2.55包。然而,你是否知道,全球最知名且銷量最佳的Chanel包款其實是1983年,Karl Lagerfeld加入Chanel後設計的第一款包——「11.12」。這款包的外型輪廓延續自2.55,因此許多人往往無法明確分辨2.55與11.12之間的差異。
《Vogue》為您深度解析11.12包款的所有細節,帶您一秒掌握這款Chanel傳奇包款的魅力。自誕生以來,11.12的經典地位從未動搖,不僅成為時尚界的永恆象徵,其價格更是年年攀升,在二手市場上亦屹立不倒。究竟是什麼讓它如此獨特,能在流行風潮中始終屹立不搖?
香奈兒11.12包款的11個秘密 Karl Lagerfeld第一個為Chanel設計的包款
香奈兒第一款問世的包包,是1955年二月Gabrielle Chanel女士親自推出的一款長方型鏈帶包,當時的女性多以手拿晚宴包出席公開場合,只有香奈兒女士認為女人應該要空出雙手才能更自由方便的活動,因此創造了歷史上第一款鏈帶包,而包款就以它誕生的時間來命名,這就是2.55的由來。
不過,當1983年Karl Lagerfeld入主Chanel 的時候,距離2.55 包誕生已經有28個年頭,中間一直沒有新的It Bag出現,於是Karl Lagerfeld採用2.55為原型,保留原始包款輪廓,與可調整鍊帶的獨立精神,但是改造了鍊帶樣子與扣鈕,讓新的包款造型活潑年輕起來,從此為香奈兒開創了另一個包款的傳奇。
從「01112」到11.12:一段命名的故事
11.12的名字源於其在工廠內的貨號「01112」,這個暱稱逐漸沿用至今,成為全球時尚迷口中的經典代名詞。同時,也延續了Chanel女士以數字命名產品的傳統,為品牌故事增添了獨特風采。
設計革新:從鎖扣到鏈帶的時尚重生
Karl Lagerfeld保留了2.55的菱格紋、經典輪廓與「袋中袋」設計,但將原有的鎖扣改為雙C標誌,提升了品牌辨識度。鍊帶則由單純的金屬設計,變為皮革與金屬交織的「皮穿鍊」,既富時尚感,又兼具舒適與耐用性,成為Chanel包款的標誌性元素。
第一次採用雙C logo的設計
2.55的環扣,是採用低調、仿舊金屬的長方形鎖扣,也被稱為「Mademoiselle」女士之鎖,代表著勇敢追尋愛情、終生未結婚的香奈兒女士,而Karl Lagerfeld為了讓品牌辨識度提升,將雙C - 香奈兒品牌的標誌縮寫設計成11.12包款的鎖扣之中,看起來年輕有活力,也是無法模仿的特徵,沒想到包款才一推出就造成瘋狂大賣,女士們紛紛搶購有著Chanel印記的雙Clogo包,時至今日,仍然是最受歡迎的設計。
CF包、Coco包,其實說的都是11.12
其實我們一般在上Chanel官網時,往往會看到11.12 被介紹為香奈兒經典口蓋包的用語,英文則是Classic Flap,也被簡稱為CF包,網路上小香迷們則因為其Logo設計太顯眼太好記了,而將11.12暱稱為Coco包,其實CF包和Coco包都是11.12的別稱,當我們在網路上跟大家討論或者進到店裡跟SA說明想要的包款時,可不要搞錯以為是不同的包喔。
從經典到多元:11.12的尺寸與變奏
11.12包款家族涵蓋多種尺寸與造型,從迷你至Maxi Jumbo,每一款都各有千秋:
11.12總共有7種尺寸
皮革處理與2.55不同
亮麗且充滿感官魅力的 香奈兒經典包 11.12,以其難以抗拒的質感征服了無數人的心。這款包選用頂級材質,無論是柔軟細膩的 羊皮,還是耐用的 小牛皮,每一片送至製作坊的皮革都必須完美無瑕,彰顯香奈兒對品質的極致追求。其中,帶有「魚子醬」紋面的皮革(坊間稱作荔枝皮)尤為受到喜愛,因為其獨特的圓弧紋路,觸感如同小石般細膩,視覺上亦增添了層次感。這樣的皮革與 2.55 包款所採用的仿舊處理皮革風格截然不同,11.12 傾向展現溫暖且優雅的精緻氣息。
菱格紋是 2.55 與 11.12 的共同設計特色,也是 Chanel 品牌最具辨識度的核心元素之一。這種經典的方格車線圖案,靈感源於香奈兒女士從馬術夾克與馬鞍圖案中汲取的靈感。Karl Lagerfeld 在設計 11.12 時,延續了這一標誌性元素,使其成為 Chanel 美學的永恆象徵。
除了經典的菱格紋外,11.12 系列中還融入了一款充滿現代感的 山型紋(Chevron)。這種獨特的 V 字紋設計最早出現在 1960 年代 Chanel 手袋系列中,其靈感來源於男裝斜紋軟呢布料上的幾何圖案,象徵著「中性精神」與「幾何美學的精準」。最初山型紋是 Boy Chanel 手袋的標誌性紋理,現在則被廣泛運用於其他包款,成為經典不敗的設計元素。
一共有7個口袋
從嘉柏麗·香奈兒設計的第一個 2.55 包款開始,她對包款的功能性就展現了非凡的堅持,內外共設計了 七個口袋,以滿足女性整理與分裝隨身物品的需求。這一經典設計在 Karl Lagerfeld 的 11.12 包款中得到了延續,內裡分隔同樣保留了七個口袋,為實用性注入了傳承精神與巧思。
第一個口袋設置在包款的背面,以弧度優美的線條著稱,工匠們稱之為「蒙娜麗莎的微笑」,這既是一項製作挑戰,也象徵著經典設計的細膩內涵。據說,香奈兒女士當年習慣將少量現金零錢放在這個口袋中,方便隨時支付小費,充分展現了她的實用主義。
其餘六個口袋位於包包內層,分別設計得極具巧思:
對香奈兒來說,口紅是每位女性必備的時尚武器。她曾鼓勵女性:「如果悲傷,就塗上更多口紅,然後繼續前行。」這一哲學也隱藏在她包款設計的每一處細節中,彰顯出她對女性力量與美感的獨特詮釋。
採用“POINTS DE BRIDE” 密針縫線的技法,呈現「袋中袋」的硬挺質感
為了打造聞名的「袋中袋」技巧,必須將第一個皮包嵌入,建構起皮包的內層,第二個皮包則是外側。手工組裝起來時,工匠將其從內向外翻。透過“密針縫線”縫合,接著翻轉放入,成為整合後的獨一個體。這些縫線看起來或許不是很顯眼,別被騙了,這是確保皮包結構的重要關鍵,讓每一個層面都展現硬挺的質感。
如同製作時裝的原理,創作的皮包從內向外翻,嵌入平整底座,慢慢成形。因為運用「包中包」的技巧,皮包的形體與深度交錯。第一個包是皮包的內層,第二個包則是外觀。縫合之後,工匠就可以將皮包向外翻。這道手工翻轉工法就是稱為“PIQUÉ-RETOURNÉ”。
有勃根地酒紅色的襯裡
嘉柏麗·香奈兒最早在1955年首度構思她的提包時,當時最主要的想法,就是設計出適合她跟所有女人的實用包款。思考周密的她發現對比色的襯裡,更便於找到皮包內的物品,畢竟對她而言,工整的條理是她認為特別重要的細節。也有一說是這種勃根地酒紅色調是香奈兒女士當年在修道院的制服配色。不管如何,皮包就如香奈兒女士所有的設計,內裡本應如外表般美麗完美。
有雙掀蓋保護女人們的隱私
雙掀蓋搭配雙C環扣,是這款皮包的經典開合特色。從很多面向來說,雙掀蓋賦予11.12包款的個性特質,精緻結合車縫菱格紋、裝飾與獨特的工藝技術。簡單地說,第一面的掀蓋揭開、合起香奈兒皮包,暗示裡面的更多秘密是由第二面掀蓋所隱藏,保護內層個人物品的隱私。
2025 最新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