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110年偕行社迎新生弎畫廊11月喬遷台南推徐永旭首展

勁報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擁有 110 年歷史的台南「偕行社」(原日本陸軍台南偕行社)將迎文化新篇,弎畫廊宣布於 2025 年 11 月 8 日正式喬遷至此,為這座見證城市變遷的歷史建築注入當代藝術生命力。
弎畫廊創辦人蘇三表示,感謝文化部與台南市政府對偕行社的保護,讓這座建築得以留存。如今畫廊進駐,期望在歷史厚度之上,開拓當代藝術的未來,並持續以在地文化為根、國際視野為翼,搭建城市與藝術的橋樑。
喬遷首展《潤潤 lūn-lūn》邀請台灣重要雕塑家徐永旭擔綱,展覽主題象徵「滋養與延續」,體現藝術在時間與土地間的流動。徐永旭 43 歲起全職創作,不倚賴機械,僅憑雙手塑造極大極薄的陶土作品,更以跑三十場全程馬拉松的毅力堅持創作,其作品兼具靜謐力量與生命厚度。蘇三指出,徐永旭的創作是對信念與時間的回應,讓觀者能透過作品看見超越自我的探索精神。
弎畫廊自 2021 年成立以來,深耕當代藝術推廣與國際交流,參與多場亞洲藝術博覽會。喬遷後,畫廊將進一步融合歷史建築、城市美學與當代藝術,推出更多跨界合作與教育活動,讓藝術走進日常。蘇三強調,透過歷史建築再生,讓過去與未來相遇,既能豐富城市文化氣韻,也能推動藝術生態良性循環。
此次弎畫廊從忠義路老屋遷至偕行社,不僅是空間轉換,更是文化延續。開幕儀式定於 2025 年 11 月 8 日(六),地點為台南市北區公園南路 21 號,邀大眾共赴這場歷史與藝術的對話。
弎畫廊喬遷台南偕行社,可謂歷史與當代藝術的完美交融。百年建築因藝術注入新生,徐永旭的陶土作品又以時間淬煉的厚度回應空間的歷史感。這種「老建築 + 新藝術」模式,不僅活化文化資產,更讓藝術走進大眾生活,為台南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優質樣本,值得期待其長期帶動的城市文化活力。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普發現金懶人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學生回憶沒了…曾是潮流地標!「小西門町」淪死城 滿街「出租空店」在地人曝原因

鏡週刊
02

鳳凰將升級中颱 氣象署估10日發布海警

中央通訊社
03

鏡片這樣洗最安全 延長眼鏡壽命!眼鏡行老闆教「正確洗法」

TVBS
04

直擊/黃昏市場湧「買豬肉潮」!店家曝每斤貴10元跑不掉

三立新聞網
05

營養午餐出現「泡麵蒸蛋」學生傻眼 校方回應了:滿意度九成

三立新聞網
06

不是鳳梨酥!外媒點名「台灣1零食」不普通:送禮好選擇

鏡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