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主播遭冒用詐騙 王志郁親揭碩士生被騙上百萬
【緯來新聞網】財經主播專業形象鮮明、知名度高,是大眾信任的重要來源,卻也因此成為詐騙集團鎖定的對象。近年來,詐騙集團頻頻假冒主播、KOL身分,在社群平台設立假帳號,誘導投資、騙取財物。三立iNEWS總監王志郁分享實例:「真的很難想像公司同事碩士高學歷,又在財經台上班,結果還是會落入龐氏騙局的陷阱,被騙了上百萬,很令人心疼。」她也再三提醒一定要多跟家中長輩分享現代詐騙的多樣性,「像我好朋友的媽媽接到詐騙集團假裝法院打的電話,騙說帳戶被凍結,要她去匯款,結果被騙走上百萬。」
王志郁笑說自己的媽媽雖然也常常接到詐騙電話,但都會先打電話詢問,不然也可能會被誆騙。她直呼:「反詐騙人人有責,這個世界太危險了~~,我寧願在上班時多接幾通媽媽詢問電話,也不會覺得煩,總比被騙好。」而為防堵此類社群詐騙,三立電視攜手台灣大哥大,結合媒體擴散力與電信資安科技,展開跨界合作,致力用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強化全民防詐意識。
根據警政署「打詐儀表板」統計,2025年6月單月即受理詐欺案件高達16,388件,反詐行動刻不容緩。三立集團與台灣大哥大共同宣示:「反詐」不只是企業責任,更是需要全民參與的社會運動。這次iNEWS透過反詐戰警企業版偵測才發現,包括高毓璘、張珈瑄、王志郁、李昕芸、黃倩萍等主播都有不少偽冒帳號出現。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說明,電信產業位於資訊流的源頭,可發揮早期預警機制。「所有網頁在呈現給民眾前,都會經過電信網路。我們可以透過爬蟲技術,在前段即時偵測是否為偽冒網站,同時也能偵測企業高層或名人是否遭盜用名義。」
由於財經詐騙可說是民眾受騙高風險手法,因此三立財經台主播成為此項軟體服務第一批受惠者。王志郁還強調,新聞工作者長期處於高度曝光環境,更應成為數位安全的倡議者。「主播在新聞領域累積的信任,很容易被詐騙集團利用,偽造身分在社群上散播假消息,引發民眾誤會,也影響到個人形象。」她也親身受害多年,直言:「我因此不再經營個人粉專,只有更新節目粉專部分,就是不想害人受騙上當!」此外,她還是再度提醒「詐騙手法不斷升級,現在連用AI仿冒做假節目都有!」
除了社群假帳號,市面上仍充斥各種假LINE群組、投資陷阱與情感詐騙手法,對長輩與數位敏感度低的族群尤具威脅。企業服務事業商務長朱曉幸表示:「詐騙集團常冒用企業品牌、名人來騙取個資與錢財,不只傷害民眾,也損害企業聲譽。我們身為電信業者,有責任也有能力可以進行365天資安守護,幫助企業防護商譽,善盡社會責任。」三立與台灣大哥大此次跨界聯手,正是希望將「防詐意識」真正帶入每一個家庭,從日常生活中強化數位安全,讓全民都能成為資安的第一道防線。
留言 0